一、考查目的
《國際環境法學》側重于考查學生對國際環境法的基本范疇、基本原則、法律責任、國際大氣環境保護法、國際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法、國際海洋污染控制法、國際生物資源保護法等重要而基礎的問題的掌握、理解與運用情況。
二、考查要求
專題一:國際環境法的基本范疇
1.掌握
1) 國際環境法的定義與特點
2) 國際環境法的體系
3) 國際環境法的淵源
2.理解
我國對國際環境法的發展的貢獻。
3.運用
國際環境法與我國環境法的關聯。
專題二: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1. 掌握
1) 國際環境法的各項基本原則的內容:
? 國家環境主權和不損害國外環境原則
? 可持續發展原則
? 預防原則
? 國際合作原則
2) 上述各項原則的實現途徑
2. 理解
1) 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的歷史發展。
2) 國際環境法基本原則的概念與特點。
3. 運用
運用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分析國際環境法律現象。
專題三:國際環境法律責任
1. 掌握
國際環境法律責任的內容:
1) 跨界環境損害的國家責任
2) 跨界環境損害的國家賠償責任
3) 跨界環境損害的國際民事賠償責任
2. 理解
國際環境法律責任的概念。
3. 運用
1) 國家責任與國際賠償責任的區別。
2) 國家賠償責任與國際民事賠償責任的區別。
專題四:國際大氣環境保護法
1. 掌握
1)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主要內容。
2) 《京都議定書》的三機制及其含義。
2. 理解
《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及其《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內容。
3. 運用
我國為履行氣候變化國際法律義務采取了哪些法律措施?
專題五:國際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法
1. 掌握
國際水資源法的基本原則。
2. 理解
國際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方面的國際習慣和條約。
3. 運用
國際水資源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相互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專題六:國際海洋污染控制法
1. 掌握
國際海洋污染控制的條約體系及其主要內容。
2. 了解
特定類型海洋污染問題的條約及其內容。
3. 運用
我國海洋污染控制法律制度的完善。
專題七:國際生物資源保護法
1. 掌握
1)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主要內容。
2) 《生物安全議定書》的主要內容。
2. 了解
生物資源保護的國際條約體系。
3. 運用
我國的生物資源保護法律制度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