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要求
本課程由管理基礎、管理職能和管理的新進展三部分組成。要求考生掌握有關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論的發展線索和重要理論,掌握管理活動中決策、計劃、控制、組織和領導職能的有關概念、理論和方法,并了解企業治理結構、運行機制和管理行為變革及發展的要點。
二、考試內容
1.管理總論
(1)考試范圍
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環境,管理者的角色與技能要求。
(2)考試要求
掌握管理的內涵,了解管理的應用范圍。
掌握管理的效率與效果的概念,了解管理的特性。
掌握管理的一般環境和具體環境的構成因素,以及管理活動和環境之間的關系。
掌握明茨伯格關于管理者的角色理論,并掌握管理者應具備的三種技能。
2.管理理論的演進
(1)考試范圍
管理理論的發展線索,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管理科學理論,現代管理理論。
(2)考試要求
掌握科學管理理論、一般管理理論和行政組織理論的要點。
掌握人際關系理論、層次需求理論、雙因素理論和X-Y理論的要點。
掌握管理科學理論的特點,解決問題的程序。
了解現代管理理論的主要學派及其觀點。
3.決策
(1)考試范圍
決策的性質,決策的基本過程,群體決策,決策技術。
(2)考試要求
掌握決策的概念,能從不同角度對決策加以分類。
掌握完全理性假設的主要觀點及其局限性,掌握有限理性假設的主要觀點。
掌握決策的基本過程,了解影響決策過程的因素。
知道群體決策的行為因素,掌握群體決策的特點及其優缺點,并了解群體決策是怎樣揚長避短的。
能夠運用決策樹技術分析和求解多級風險型決策問題,并能夠按照不同的準則求解不確定型決策問題。
4.計劃與控制
(1)考試范圍
計劃的性質與過程,目標管理,控制的性質與過程,現代計劃方法。
(2)考試要求
掌握計劃的概念與特征,計劃的作用,了解計劃的類型,計劃編制的原則及步驟。
了解目標的概念與特征,掌握目標管理的概念與實施步驟,能夠分析目標管理的優點及其存在的問題。
了解控制的前提及重要性,控制系統的構成,掌握控制的含義,控制的類型,控制的過程,有效的控制系統應具備的特征。 掌握滾動計劃法的概念、做法及其優點,握網絡分析技術,能繪制網絡圖,計算網絡參數,并能進行時問一費用優化。
5.組織
(1)考試范圍
勞動分工與專業化,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直線與參謀,集權與分權,授權,部門化,組織結構,組織設計的權變因素,組織變革。
(2)考試要求
了解勞動分工和專業化的概念,掌握勞動分工與專業化的利弊。
掌握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的關系,影響管理幅度的因素。
了解直線與參謀之間的關系及其沖突,掌握怎樣正確發揮參謀的作用。
了解集權與分權的概念,掌握如何考察組織的分權程度,集權與分權的利弊分析及影響因素。
知道授權的意義,掌握授權的基本過程及其原則。
了解部門化的主要方法及其利弊。
掌握五種典型組織結構的特征及缺點,了解剛性結構和柔性結構的特征,了解工作小組和委員會的特征。
掌握組織設計的權變因素,了解各種權變因素對組織設計的影響。
掌握組織變革的動因和類型,組織變革的阻力及克服辦法。
了解典型的組織變革模式:勒溫模式、卡斯特模式、吉普森模式。
6.領導
(1)考試范圍 領導的性質,領導的功能,領導的影響力,領導理論,激勵的性質,激勵理論,溝通的性質與類型,溝通渠道與溝通網絡。
(2)考試要求
了解領導的性質和功能,掌握領導影響力的來源及其構成因素。
了解領導理論的分類,掌握權變領導理論要點:費德勒理論、領導生命周期理論、目標一途徑理論。
了解激勵的含義和目的,掌握激勵的過程和方式。
掌握過程型激勵理論的要點:期望理論公平理論、強化理論。
掌握溝通的含義與過程,了解溝通的作用和類型,掌握正式溝通渠道的類型及特征,了解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網絡的類型及特點。
7.經濟組織的激勵與協調及行為管理
(1)考試范圍
現代企業的治理與管理,激勵與協調及其相關理論,經濟組織中的行為管理。
(2)考試要求
掌握現代企業的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的聯系,治理與狹義管理的區別。
了解現代企業組織的兩類基本問題,協調的幾種主要機制,科斯定理與交易成本理論。
了解組織激勵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方式,不對稱信息與代理理論,經濟組織中行為管理的主要進展。
8.組織技術、流程再造與組織創新
(1)考試范圍 制造、服務和信息網絡技術,企業流程和組織再造,組織演進與創新,組織學習。
(2)考試要求
掌握先進制造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并行工程、準時生產管理模式、精益生產、敏捷制造、制造資源計劃等的要點,了解服務技術與制造技術的差異。
了解信息網絡技術的概念及其在管理中的應用。
掌握再造的概念和再造的程序,了解再造成功的要點。
了解組織演進和組織生態學的主要觀點,如慣例與慣性間的聯系與區別。
了解組織創新和組織學習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