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在職研究生管理類專業種報考較多的專業,一般不是選擇全日制就是非全日制,那么考MBA是選擇全日制還是非全?有哪些不同?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在報考上有差異嗎?
基本上,MBA的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報考條件是一樣的,即本科滿3年工作經驗,專科滿5年,碩博滿2年。
1.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
2.大專畢業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
3.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
(即本科畢業滿3年,大專畢業滿5年,研究生畢業滿2年,這三者符合一項即可報考MBA)
對于“工作經驗”時長的計算,一般是指截至到開學當年的9月1日計算的,比如你是2019年7月畢業的本科生,那么到2022年9月1日開學時,就已經具備三年工作經驗,是完全可以參加2021年4月份陸續開始的院校提面以及2021年12月的研究生統考的。
對于【同等學力】考生來說,在報考階段教育部原則上沒有明確的特別規定,也就是說你只要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滿足工作年限即可報考,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院校會在招生簡章里單獨做出其他規定,同時在復試階段,同等學力考生還會加試其他科目,這些都是因校而異,請大家在閱讀招生簡章時仔細留意。
要注意的是,不排除由于項目特殊,個別院校會對工作年限有更高要求,比如一般非全日制的MBA并不會太愿意接納剛剛滿足年限的申請者。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上課方式
之所以稱之為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正是因為兩者上課方式的差異。全日制的上課方式有兩種,固定上課與選課,但一般上課時間都是安排在每周的周一至周五。因此,如果選擇全日制就讀,就意味著要在被錄取后放棄現在的工作。
非全日制的上課方式也有兩種,周末上課與集中上課。周末上課就是指每周周末跑到學校上兩天課程,集中上課是指每月集中一次或兩次上課。因此,如果選擇非全日制就讀,就意味著在工作之余要犧牲掉休息時間趕往學校讀書,或者每月請一次假趕往學校讀書。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學習成本
單從學費來說,全日制的學費比非全日制要少,但是在選擇衡量時并不能只考慮學費,需要全方位考慮下學習成本。就學費而言, 全日制<非全日制;就獎助學金而言,全日制會有獎助學金,而非全日制一般沒有。
就住宿花費而言,全日制學校一般安排宿舍,非全日制學習期間自行解決住宿問題,如果工作地和學校所在地不同或者距離太遠需要有額外的住宿問題;就交通費用而言,全日制無需交通費,非全日制每周或每月需往返學校;就收入來源而言,全日制在讀期間沒有穩定工作收入,而非全日制有穩定工作收入。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含金量
非全日制的畢業證書上會標明學習方式。很多同學擔心這點會讓證書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但是對更多人來說,MBA的價值不僅是一紙證書,更多的是通過讀MBA,所獲得的國際視野、校友網絡、教授與講座、表達與溝通能力等。MBA與一般的學歷教育有很大區別,它是知識與實踐的結合,與自身的職業發展息息相關。
另外由于非全日制的報考者越來越多,而且有不少院校開始只招收非全日制學生,很多MBA院校的非全教學比全日制的還要更好,方向課程也更加細化,貼近你所在的行業。當前社會內卷化嚴重,就業壓力逐年增大,大量應屆生涌現。決定讀全日制MBA還是非全日制MBA,不是你認為誰更有含金量,而是你的職業規劃!
對已經有工作的同學,考取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僅學習提升自己,實現自我升值,也能留在當前工作崗位,未必不是最優選擇。所以各位同學在擇校和選擇就讀方式時要充分根據自身情況去衡量,祝大家都能考上心儀的院校!
上一篇: MBA成績查詢后必須要注意的事有哪些?
下一篇:工商管理MBA在職研究生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