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業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成立于2009年4月,其前身為自動化系,始建于1980年12月,是當時天津紡織工學院的四系之一。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為國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院現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兩個本科專業。自動化專業是天津市“十二五”首批品牌專業建設點以及“十三五”應用型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6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天津市“十二五”戰略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點以及“十三五”特色專業建設點,2013年經教育部批準,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聯合開展本科教育合作項目,2017年面向外籍留學生開展本科全英文授課。
學院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控制工程”、“電氣工程”兩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控制科學與工程”為天津市“十二五”“十三五”重點學科,“電氣工程”為天津市“十三五”重點學科并入選天津市“雙一流”建設學科。“現代電工裝備與電工新技術”為天津市“雙一流”建設項目特色學科群。
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 天津市特聘教授2人,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19人。目前學院有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78人。
目前學院設有高效能電機系統智能設計與制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電工電能新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天津市電機系統先進設計與智能控制技術工程中心、“物流安全監控與運輸包裝技術天津市工程中心”、天津市智能電氣裝備與控制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IAAT認證與培訓中心”、“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實驗中心”、天津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天津市“自動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運動控制技術”、“過程控制技術”、“檢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紡織綜合自動化”、“電機拖動與電氣傳動”、“高電壓技術”、“輸配電系統”、“電器理論綜合”、“風力發電”、“電力系統保護”、“智能建筑”、“機器人技術”、“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等專業實驗室;天津工業大學—飛思卡爾全國“嵌入式系統設計與應用教學示范實驗室”、天津工業大學—羅克韋爾自動化實驗室、天津工業大學—OMRON聯合實驗室、天津工業大學—中紡機電聯合研發中心等多個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與飛思卡爾、天津紡織控股集團、天津市中環電子集團共建了三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電工及電子技術”、“電路理論”課程為天津市精品課程;“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為校級優秀課程。
近年來承擔有國家973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津市科技支撐等科研項目近60項,以及眾多與企業合作的橫向項目,擁有多項科研成果及專利。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天津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部級二等獎2項,天津市產學研突出貢獻獎1項,其它各種獎勵10余項;發表SCI、EI文章500余篇。“工程電磁場與磁技術”、“電機系統及其智能控制”和“現代紡織檢測與控制技術”獲批天津市高等學校創新團隊;“智能電氣裝備與控制技術創新團隊”獲批第三批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學院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智能車創新實驗室”、 “智能電器與系統創新實驗室”、“機器人俱樂部” 、“電腦鼠走迷宮俱樂部”、“TI電子設計俱樂部”、“羅克韋爾工業自動化實踐基地”等課外實踐平臺面向全體學生開放。學院引導、鼓勵、支持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競賽。5年來,在“互聯網+”,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和全國智能車大賽等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人數達300余人,獲獎率達18%以上。
學院的兩個專業就業領域涉及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工礦企業、金融、電力、建筑、通信、稅務、鐵道、民航、海洋與物流等行業,可從事科學研究、產品研發、營銷服務、經營管理或工程項目的分析、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等工作。學院各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考研率達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