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研究生學院黨委組織學院理論學習中心組、直屬教工黨支部全體黨員及學生干部代表赴北鎮市王桂蘭干部學校與大朝陽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此次活動形式新穎、內涵豐富,通過“參觀展館、主題觀影、微黨課講授、重溫入黨誓詞、重走抗日路”等形式,引導全體同志從黨史中汲取奮斗之力,從先進人物的光輝事跡中感悟人民情懷,錘煉黨性修養,強化信仰擔當。
“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全體同志先后參觀了正二村村史館和王桂蘭事跡展,觀看以王桂蘭為原型拍攝的電影《為了這片土地》。從王桂蘭同志半生堅守扶貧一線的英模事跡、成效顯著的脫貧數據與煥然一新的鄉村面貌中,同志們深切感受到王桂蘭同志“富民強村”的人生追求與“為民服務”的不變初心。
“致遠”研究生理論宣講團汪家擎同學以《創造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為題目講授專題微黨課,圍繞“脫貧背景”“脫貧目標”“重要使命”“脫貧答卷”“扶貧楷模”等內容,細致解讀了中國脫貧攻堅偉大壯舉,介紹了“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獲得者黃文秀與張桂梅同志感人肺腑的扶貧事跡,凝聚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合力,激發同志們為民服務、擔當重任的服務意識。
全體黨員在紀念廣場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傳遞出堅守初心使命的永恒信念。隨后,同志們來到大朝陽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重走抗日薪火路”活動,在紅色足跡的踏尋中,感受抗日將士“敵氛未靖,誓不生存”的愛國情懷。
此次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開展,實現了黨史學習有成效、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清正廉潔做表率的目標任務。采用“體驗式+實踐式+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引領理論中心組成員及黨員同志強化理想信念教育與黨性教育,擔當作為,履職盡責。大家紛紛表示要將王桂蘭同志的“拼”字精神厚植于心,踐于行動,傳承革命精神與扶貧精神,提升黨性修養,提高工作質效,為我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400-188-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