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龍江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碩士(MF)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學校概況
黑龍江科技大學創建于1947年,其前身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礦業類院校——東北工人學校。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理、工、管、文、經、法等學科協調發展,以工為主、以礦業為學科專業特色的多科性大學,為區域經濟社會和我國煤炭工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有“煤炭工業的脊梁”“礦業工程師的搖籃”之美譽。
二、學院簡介
經濟學院始建于1987年的經濟貿易系,2003年更名為經濟管理學院,2013年經濟、管理學院分立,成立經濟學院。學院堅持緊跟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科技大學步伐,秉承“厚德博學、強吾興邦”校訓,大力發揚“自強不息、創業創新”辦學精神,踐行“立足應用、精準育人”辦學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以服務社會需要為導向,大力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與智力支持。
三、學位點介紹
黑龍江科技大學2014年獲批金融碩士(MF),2015年開始招生。依托應用經濟學校級重點學科開展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學科建有金融研究所、區域經濟與區域安全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所、資源經濟與安全管理研究所等相關研究機構,為碩士人才培養提供有力保障。我校“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培育智庫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等高層次平臺也為金融專碩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四、金融專碩培養簡介
(一)培養方式
非全日制金融專碩:計劃招生名額2名,學費標準7000元/年,學制2年。
(二)培養目標
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為導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宗旨,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扎實的經濟、金融學理論基礎,富有創新和進取精神,擁有較強的金融實際工作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金融專業人才。
(三)培養方向
1、金融機構經營管理
2、證券投資與資本運作
3、國際金融
4、能源金融
(四)培養特色
1.課程思政,教書育人同向同心。結合辦學和學科特色,傳承“四大精神”、開展“五色教育”,將愛國主義、科學精神和科技自立自強融入研究生教育教學,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研究生導師獲黑龍江省研究生課程思政大賽二等獎。《金融法》和《高級微觀經濟學》課程獲批黑龍江省研究生課程思政案例建設項目。
2.豐富活動,全面提升能力素養。積極組織研究生線上線下參加專家講座、學術論壇,不斷拓寬學術視野,提升學術素養和理論水平。積極組織研究生參與專業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榮獲研究生金融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3.產教融合,全程多元協同育人。充分發揮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的作用,實現協同育人、資源共享。構建企業導師在培養方案設置、課程體系建設、課堂教學、科研工作的鏈條式全程協同育人。
五、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六、報名
②204 英語二或202 俄語;
③396 經濟類綜合能力;
④431 金融學綜合。
(三)初試方式
初試方式均為閉卷筆試。
八、復試
(一)復試時間、地點、內容范圍、方式由我校確定,復試前登錄我校研究生學院網站查看。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復試科目:金融學。
(二)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經濟學基礎、證券投資學。
九、學制學費
學制:2年。
學費:7000元/生/年(按實際學習年限收取)。
十、其他事項
1.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應招收定向就業人員,畢業時,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
2.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須在被錄取前(復試時)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協議。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我校不承擔任何責任。
3.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以及未通過或未完成學歷(學籍)審核的考生,我校不予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