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創建于1978年機電工程系自動化專業,1999年底在原電子系基礎上正式成立信息電子學院,2011年由信息電子學院和計算機教研部合并改名為信息學院。2022年5月,根據學校事業發展需要,為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原信息學院更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1980年與其它學校專業聯合招收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研究生,2003年建立計算機應用技術二級學科碩士點,2011年獲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同年獲批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2021年獲批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2016年1月,軟件工程入選浙江省一流學科B。
【學科專業】
學院擁有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計算機技術1個專業碩士點。
學院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等3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數字媒體技術為省一流專業建設點。
【師資規模】
學院現有教職工12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含實驗技術人員)10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50余人(其中正高職稱13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70余人。省級優秀人才項目(頭銜)等12人。
【學科平臺】
學院擁有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
【科學研究】
學院在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計算機網絡和信息通信系統、軟件可靠性與軟件測試、計算機圖形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研究方向已形成了明顯的特色,在圖像分析、無線網絡、智能信息處理、智能檢測系統等研究方向已有一定的優勢。擁有自適應軟件理論與技術、網絡傳輸與智能感知、機器視覺與智能系統、圖形與數據智能、信息傳輸與電子設備智能化、計算機圖形學與人機交互等科研機構。
學院科研成果豐富。近五年來,學院承擔完成了近170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和250多項橫向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50多篇,其中被SCI等三大檢索收錄230多篇,各類科技成果獎9項,科研經費累計9000余萬元。
【學生培養】
目前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碩士研究生400余人,留學生100余人。本科各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7%以上,研究生一次就業率100%,2021年本科生深造率達27%以上。省級一流課程5門,近年來,學生連續在ACM程序設計競賽、智能小車競賽、軟件服務外包競賽以及大學生“挑戰杯”中,獲得省級、國家級大獎。學生工作多次獲得省級先進,手語社被評為省十佳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