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的国产精品_国产一区在线不卡_国产亚洲1区2区3区_国产精品久久网站

林學院

  【歷史沿革】

  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創建于1940年,經過80年的曲折辦學歷程,逐步發展為一個在我國東南具有較大影響力、以培養林業高層次人才和開展林業科學研究為主的高等教育機構。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0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0人、副高級職稱38人,博士生導師24人,碩士生導師69人,“閩江學者”和“金山學者”講座、特聘教授17人,50%以上專任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80%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24人在國內外學術機構任理事以上職務。學院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國家級專家20余人。

  【人才培養】

  學院194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獲批全國首個經濟林碩士學位授權點,1984、1986和1994年分別獲造林學、森林經理學和森林保護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獲森林培育博士學位授權點,2005年獲林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擁有林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全國較早取得碩博士和博士后培養資格的林業院校之一。目前,學院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在校博士后8人,博士生42人,碩士生350人,本科生1340人。

  【科學研究】

  學院立足中國南方重點商品林產區,圍繞林業生產中的瓶頸開展科學研究,逐漸成為中國南方林業科技創新、生態文明建設和高層次林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單位。在杉木高效培育、植物光信號傳導、森林資源評估、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治理和松材線蟲病控制等方面形成了顯著特色。近5年,學院主持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重大科研專項等300多項科研項目,經費突破億元;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3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21項,發表SCI和EI收錄等論文600余篇,其中植物光和激素信號傳導方面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Cell》《PNAS》等國際頂級學術雜志上發表,包括林學學科在內的 “植物學與動物學”和“農業科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

  【學科建設】

  學院設有林學和地理學2個一級學科。1984年“林學學科”被評為福建省首批9個重點學科之一,1995年“經濟林產品加工”列為全國高校首批“211工程”重點學科,2000年“森林培育”獲批福建省屬高校第二批“211工程”重點學科,2005年“森林培育”和“森林經理學”被認定為福建省重點建設學科,2006年“森林培育”獲批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2011年“森林培育”學科列入福建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學科”,2012年“林學學科”入選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2015年“林學學科”入選國家林業局一級重點學科,2017年“林學學科”在全國第4輪學科評估中獲評B+學科。

  【研發平臺】

  學院現有省部級研發平臺15個、校級平臺19個,有4.7萬畝的2個教學林場,科研設備總值近1億元。2013年投入1.2億元,組建了“基礎林學與蛋白質組學中心”,開展杉木和毛竹等樹種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2016年組建了“森林生態-穩定同位素研究中心”,基于同位素方法開展森林生態學研究。

  【對外交流】

  學院先后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東京農工大學、瑞典農業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臺灣中興大學、嘉義大學等3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互派師生研修,開展科技合作。近5年學院選派了32位青年教師前往海外訪學,招收了20多名來自越南、巴基斯坦、泰國、蘇丹、喀麥隆、尼泊爾、加蓬、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的留學生。學院“中美加林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獲國家留學基金委立項資助,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實施了“生態學3+2”本科生培養項目,一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到海外交流學習。

上一篇: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在職研究生

下一篇:沒有更多了

在職研究生

常見問題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策勒县| 瑞金市| 礼泉县| 建宁县| 墨竹工卡县| 秀山| 梓潼县| 台山市| 镶黄旗| 怀安县| 林西县| 龙南县| 白水县| 天柱县| 永康市| 芜湖市| 理塘县| 朔州市| 洮南市| 青冈县| 内乡县| 共和县| 远安县| 铅山县| 屯留县| 乌拉特中旗| 潮州市| 特克斯县| 延吉市| 防城港市| 桂东县| 保康县| 镇平县| 巨鹿县| 丹巴县| 江山市| 仙桃市| 孟村| 沛县|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