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2021年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答辯會在行政樓一樓會議室舉行。評委組由研究生院副院長宋發佳、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趙西坡、機械工程學院張楊、經濟與管理學院張靜怡、研究生院徐濤和陳斯亮等老師擔任。
本次答辯會分為項目展示和評委提問兩大環節。要求各社會實踐小組在規定時間內,由一名代表使用PPT的形式展示暑期社會實踐的活動內容及成果,并接受評委老師的提問和點評。
機械學院研究生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計劃,著眼于鄉村香菇產品人工包裝的問題,設計的食用菌自動裝袋機取代低效率的人工裝袋,在實踐過程中他們深刻感受到科技創新對于社會的重要性。材化學院研究生奔赴湖北省十堰市的東森汽車密封件公司考察實踐,主攻汽車減震器用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設計開發,在實踐過程中加深了與企業的合作關系,開拓了課題組的研究方向,同時也為滿足國際市場高性能指標要求方面貢獻出一份力量。經管學院研究生赴湖北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拜訪老黨員和革命前輩,拍攝學習黨史和革命紀念館視頻,向社會群眾講述相關歷史。深刻感受到應珍惜當下,銘記過去。經管學院的另一支隊伍奔赴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以“居民養老保險對消費影響狀況”為課題開展了調查問卷和相關社區公益活動,撰寫調研論文為我國養老服務建設提出相應對策。經管學院的第三支隊伍奔赴河南省修武縣,通過實地調研探訪并對話專家、當地企業和政府,探索“美學經濟”如何助力國家發展鄉村振興。
答辯完畢后,宋發佳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對師生既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又順利完成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肯定,他希望同學們能利用好社會實踐的鍛煉機會,走出校門,走進企業,積極發現社會熱點,滿足社會需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要求同學們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做“專家”也做“雜家”,爭做創新的先鋒,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及需求;鼓勵同學們努力學會專業以外的技巧,學會與象牙塔外的不同人群相處,能“取悅自己”,也能成己達人,有益團隊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