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的国产精品_国产一区在线不卡_国产亚洲1区2区3区_国产精品久久网站

地球科學與空間信息工程學院

  2021年成立地球科學與空間信息工程學院,肇始于原湘潭礦業學院1980年的地質系和測量教研室,以及原湘潭師范學院1986年的地理系,兼具我校資源環境和師范教育兩大特色。現有勘查技術與工程、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和測繪工程4個本科專業;其中勘查技術與工程為國家特色專業和湖南省一流專業,地理科學是湖南省最早的兩個地理師范本科專業之一,為湖南省一流專業。擁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和資源與環境(地質工程、測繪工程、環境工程)專業碩士點、學科教學(地理)專業碩士點。

  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本科教學為中心。現有專任教師8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7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1.67%,博導12人、碩導75人。大力實施“人才強院”戰略,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包括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南省百人計劃特聘教授、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湖南省121創新工程人才、湖南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等國家和省部級人才20余人。現有湖南省創新研究團隊和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大力加強科教協同育人和內涵式發展。地球科學學科群現有海洋礦產資源探采裝備與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先進礦山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測繪遙感信息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頁巖氣資源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巖土工程穩定控制與健康監測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6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以及中央與地方共建測量技術基礎實驗室、中央地方共建空間數據采集及成像處理中心、湖南省3S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湖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等4個省級教學平臺和32個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擁有43個專業實驗室,面積60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1600余臺套,總值8000余萬元。

  學院面向國家、區域重大需求和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圍繞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修復、地理國情監測和地質災害防控等領域,以勘查技術與裝備、新能源、測繪遙感和地理師范教育為重點,深入開展關鍵科學問題和核心共性技術攻關及其成果轉化,持續提升學院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近5年,學院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45項、省級項目58項、橫向課題156項,合同經費7573.7萬元;發表學術論文385篇,其中SCI/EI論文163篇,出版專著8部,取得專利323項、軟件著作權63項,主持湖南省科技發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和一級行業學(協)會科技獎勵15項。

  學院致力于培養高層次創新性復合型專業人才,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科專業教育相統一,建立了“政產學研用”五位協同育人體系,形成了學科、科研與教學“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40年來,已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1萬余名繽紛桃李,造就了以曾聯波、魏加華等長江學者和姚艷斌等國家杰青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學家、教育家,以許光鴻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市廳級地方黨政和高等學校領導干部,以彭曉彤為代表的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以王嘹亮等為代表的眾多優秀企業家。大力開展合作交流,先后聘請了美國、加拿大等10余名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任教和兼職,先后有30余名教師和學生到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際知名大學與研究機構訪學、深造,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與國際化人才培養渠道;近5年,主辦和承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10余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200余人次。

上一篇:湖南科技大學黎錦暉音樂學院在職研究生

下一篇:湖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職研究生

在職研究生

常見問題

更多
全國在職研究生報名咨詢電話

400-188-0979

快捷報名

更多
錯誤提示在這
錯誤提示在這
錯誤提示在這
提交信息
提交成功顯示

熱門簡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门区| 井陉县| 武穴市| 轮台县| 炎陵县| 宜城市| 延寿县| 观塘区| 遂溪县| 鸡泽县| 张家界市| 彭阳县| 东平县| 独山县| 兰溪市| 双柏县| 海宁市| 夏邑县| 仁怀市| 靖远县| 孝义市| 望江县| 汉寿县| 乳山市| 苏州市| 鹤岗市| 温宿县| 永寿县| 万州区| 南丰县| 灵丘县| 梁河县| 寿宁县| 铜鼓县| 平安县| 乐安县| 玉树县| 安福县| 内丘县| 抚顺市|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