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源于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候學系和聯大師范學院史地系。1938年,西南聯大理學院成立地質地理氣候學系以及師范學院史地系;1982年,昆明師范學院恢復建設地理系,開始招收地理教育本科專業學生;1994年,改地理系為資源環境與地理學系,成功申報“區域地理學”碩士點;1996年,增設旅游學系;1999年,與云南教育學院地理系合并,成立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
2006年,地理學成為省級重點學科。2007年,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成為國家二類特色專業。2008年,高原地表過程與環境變化列入云南省重點實驗室。2009年,成功申報西部資源環境地理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0年,成功申報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地理科學專業成為國家一類特色專業。2011年,“低緯高原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成為云南省首批特色優勢學科群。2015年,獲得地理學博士后流動站。
2011年“低緯高原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被列入全省六個特色優勢學科群之一。擁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建有“西部資源環境地理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原地表過程與環境變化”云南省重點實驗室、“中國西南地緣環境與邊疆發展”云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陸大道院士工作站、“地理空間信息技術”云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合作與地緣安全監測預警”科技公共服務平臺、“中國西南對外開放與邊疆安全”云南省重點培育智庫以及2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級創新團隊等省部平臺。近5年來,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惠民計劃、973計劃前期專項、NFSC-云南省聯合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60多項,獲省部級科研獎27項。2016年,地理學科進入云南省高峰學科A類行列,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地理學科進入B+行列。教學方面,擁有地理科學和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2個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地理科學”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大山包亞高山國際重要濕地”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以及省級品牌專業、實驗教學中心、教學團隊、精品課程等教學平臺支撐。
目前,學院下設地理、旅游、地理信息測繪、資源環境、教師教育等五個系;建有云南旅游產業研究院、中科院“一帶一路”戰略研究中心南亞東南亞分中心,以及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規劃研究中心、“3S”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環境教育研究中心、東南亞南亞研究中心;國土開發與整治、區域經濟與人口、水土資源與山地災害等研究所?,F有教職工101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0人。其中,省高端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博士生導師15人,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才13人,省教學名師3人、云嶺名師2人。2019年,博士生累計招生148人,碩士生408人,全日制本科生1439人。
?。ㄒ唬┍究?、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教育齊頭并進,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成為了西南地區重要的地理學人才培養基地。
1.博士后
2015年,獲得“地理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目前博士后在站人員8人。
2.博士研究生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2010年成功獲得西南地區唯一的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同時獲得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012年新增邊疆地理學、教育地理學、山地環境與自然災害3個目錄外二級學科博士點,二級學科博士點達到6個。2012年招收第一屆博士研究生,2019年累計招生148人(其中包含13名留學生),畢業36人。
3.碩士研究生
擁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山地環境與災害防治、邊疆地理學、教育地理學、區域經濟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旅游管理、旅游管理(專業學位)、課程與教學論(地理學科教學論)、學科教學(地理)(專業學位)、地理教育(教育碩士)等13個碩士點或方向。1995年招收第一屆碩士研究生,2019年在讀學生408人。
4.本科生
目前設有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旅游管理、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測繪工程等涉及理學、工學、管理學三大門類、共7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地理科學和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2個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1982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40人,到目前,在校本科生1439人。
?。ǘ┑乩韺W進入全國B+學科行列
1.團隊建設
形成了包括中科院“百人計劃”和省領軍人才1名、省高端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名、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13名、云嶺名師2名、省教學名師3名、博士生導師18人等在內的專任教師總數88人組成的學術隊伍。建成了“邊疆發展與地緣安全”、“高原湖泊沉積與環境變化研究”、“低緯高原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3個省科技創新團隊和“山區新型城鎮化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研究”省哲社創新團隊。
2.科研發展
近5年來,承擔國家科技惠民計劃、973計劃前期專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NFSC-云南省聯合基金等國家級項目60多項,科研經費6172萬元,其中縱向課題5253萬元,獲省部級科研獎27項,出版專著、教材等共60多部,發表論文831篇,其中SCI、EI檢索53篇。
3.平臺建設
擁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地理科學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西部資源環境地理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西南地緣環境與邊疆發展云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高原地理過程與環境變化云南省重點實驗室、云南省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陸大道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級平臺23個。
4.學科聲譽
2012年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地理學科在全國排序第9位、排名第15名。2016年,地理學科進入云南省高峰學科A類行列,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地理學科在全國排名并列第7位,進入B+行列。
(三)特色鮮明的全國性地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學院建有“地理科學與技術”云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地理科學”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教育部“大山包亞高山國際重要濕地”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包括地理信息技術、地理科學、旅游管理、教學技能、規劃設計、測量工程等教學實驗室,中心目前擁有實驗面積5100平方米,主要實驗實習儀器1100多臺套,總價值1700余萬元。共同構成了地理科學類專業“一個中心、三個維度、三個層次、四個模塊、、四個平臺”實踐教學體系,以培養具有扎實地理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現代地理技術并具有應用創新精神的地理學復合型人才。同時,由“高原地表過程與環境變化”云南省重點實驗室、“西部資源環境地理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地理環境分析實驗室”、“中國西南地緣環境監測與模擬實驗室”等,共同支撐了地理學科學實驗體系。
下一篇:云南師范大學數學學院在職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