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力傳承和弘揚紅色法治文化,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7月9日下午,黨委研工部聯合中共志丹縣委組織部在雁塔校區3號教學樓102會議室舉行“保安-記憶”黨史學習教育座談活動。本次活動由志丹縣委黨史研究室、劉志丹干部學院、志丹縣文物管理所承辦,共30余名師生參加活動。
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劉志丹,于西北革命根據地建立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國革命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講解員們從“書香育丹心”、“中央來了,一切事情都好辦了”、“壯志未酬”、“劉志丹和同桂榮的愛情故事”、“永遠的懷念”五個篇章介紹劉志丹同志的英雄事跡,參加活動師生通過了解志丹縣名稱變革歷史、觀看志丹視頻、聆聽志丹故事,感悟到了以“堅忍不拔、愈挫愈勇、熱愛人民、忠于人民、相忍為黨、顧全大局、實事求是、審時度勢”為核心的志丹精神。
書香育丹心
張丹丹講解員分享劉志丹名字由來及生平事跡。她指出劉志丹雖出生書香世家,但一心為公,青年時期便投身于中國革命偉大事業之中。講解員通過梳理劉志丹同志革命生涯,指出其主導的渭華起義為建立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積累了寶貴經驗,強調劉志丹同志以人為本、熱愛人民、忠于人民的革命品質值得我們銘記和傳承。
中央來了,一切事情都好辦了
王怡平講解員講述劉志丹在陜北肅反期間忠于革命忠于黨、不屈不撓頑強斗爭的英雄事跡,指出正因為劉志丹同志對黨負責、不說假話的政治品質,其堅持服從中央調遣、聽從中央分配,維護紅軍團結的政治立場,才促使西北革命根據地、西北紅軍危機有效化解,推動革命根據地發展。
壯志未酬
賀佳佳講解員分享劉志丹率領紅28軍跨過黃河,奔赴東征前線英勇斗爭的故事,闡明志丹之所以為陜北地區人民愛戴的原因在于他始終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與革命地區人民保持著魚水情誼;賀佳佳講到1936年劉志丹雖在三交鎮戰役中英勇犧牲,但其崇高精神和無私風范仍將繼續傳承。師生們通過講解員生動形象的講述,體悟到了堅忍不拔、忠于人民、無私奉獻的志丹精神。
劉志丹和同桂榮的愛情故事
牛樂講解員分享劉志丹與同桂榮之間從相識、相知、相愛到成為夫妻的故事,指出兩人既是恩愛的結發夫妻,又是志同道合的親密戰友,兩人共同為創建陜甘革命根據地英勇奮斗,不屈不撓,為最終順利建立陜甘革命根據作出巨大貢獻。
永遠的懷念
黃曉玲講解員講述劉志丹陵園的由來。指出劉志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斗的一生,強調劉志丹作為西北革命領袖、36位卓越軍事家之一,為陜甘寧革命根據地建立、人民解放斗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先烈雖已逝,精神永存留,革命先烈劉志丹光輝事跡將日月同輝、給后人留下寶貴精神財富,也將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黨委研工部高度重視研究生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本年度以來持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不斷提升研究生黨史學習教育成效。本次和中共志丹縣委組織部共同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座談活動,使我校研究生們進一步增強了黨性觀念,通過學習革命先烈的故事,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自覺傳承了紅色基因,立志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