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下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商學院MBA研究生會實踐部組織的MBA企業訪學之北京樂石文物修復中心正式拉開序幕。樂石文物修復中心執行董事孫小磊先生、人事行政部經理曹威先生、以及2020級和2021級MBA近四十名同學參加了此次訪學活動。夏日午后,進行企業深度參訪和探討交流,穿越時間的記憶,一起探尋文物修復背后的故事。
北京樂石文物修復中心是目前國內文物修復專家團隊與技術力量最強、文物修復基地規模最大、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最全面的文物修復經營性企業。具有國家館藏《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證書》,2016年成立發展至今已成為行業中的領軍企業。
本次企業訪學活動中,同學們參觀了書畫修復室、絲織品修復室、木漆器修復室、金屬修復室、陶瓷修復室等文物修復工作區,主要了解文物調查分析、修復工藝、收藏保養等內容,參觀文物修復的真實場景,近距離觀察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工作,感受文物修復的工作過程與狀態。
樂石文物修復中心人事行政部經理曹威先生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樂石文物的產業定位和發展歷程。其中,北京樂石文物修復中心有限公司向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00萬元,用于設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修復與技術研究推廣專項基金”。這對弘揚文物修復的大國工匠精神、振興傳統工藝、推動可移動文物修復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意義深遠,讓同學們對樂石文物修復中心的戰略規劃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國家對文化傳承和保護的重視程度在這幾年的動態中持續上漲,開啟全民普及時代,之前熱播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節目讓大眾看到了重重宮門背后還有一群隔絕了塵世浮躁、每日與傳承千百年歷史的文物打交道的文物修復師,讓大家體驗到文物修復專家幾十年如一日、擇一事終一生背后默默的付出和堅守。
文物修復的原則是保存歷史原物,修復到“最初的狀態”,也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修復人員既要了解各個朝代的主要特征,又要熟知各類修復材料,掌握一些相關的物理、化學知識,還要注意審美的培養。千百年前的文物,在文物修復師手上被完善、修復,最后重新看起來恢復如初。不得不說,這是一項對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考驗了修復師的手工能力和美術修養。
文物修復師給同學們系統科普了文物保護的理念、方法和技術,旨在弘揚傳統技藝、普及文物保護知識,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現場體驗器具拼接和打磨,在沉浸式體驗中與舊物碰撞出新的故事,留住歲月的前世今生。同學們在訪學過程中思考:“不僅是舊物,我們的生活也常常有裂縫,如何去修復和自洽,是我們一輩子需要研習的功課”。
參訪之后,曹威經理為我們邀請到了樂石文物執行董事孫小磊先生,孫小磊先生就文物修復產業的發展機遇和創新模式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地分享和交流,為同學們講解了文物修復產業的宏觀政策規劃,深入解析了文物修復產業的運營規律和經營技能,這對社科大MBA學子戰略規劃能力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隨后,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會MBA分會主席張宇飛同學為樂石文物執行董事孫小磊先生頒發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商學院MBA社會實踐特邀嘉賓”證書。
這次訪學活動讓同學們近距離接觸了文物修復產業,在商業實戰和抽象概念之間提升了思維能力,獲得了更廣闊的視野,在邏輯思維鍛煉和成功實戰案例之間總結階段性經驗,探索文物行業創新新趨勢。文物會友、創新賦能,一場穿越時空的文物修復之旅,通過聚合企業能量,為同學們賦予了更多創意可能,更多靈思涌動,更多可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