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位簡介
工程管理碩士(MEM)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為滿足我國現代工程事業發展對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工程管理人才模式,提高我國工程管理人才的質量而設立的專業學位。工程管理主要包括:重要復雜的新產品、設備、裝備在論證、開發、制造、退役過程中的管理;工程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技術創新與技術管理;產業、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與發展戰略的研究與管理。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對工程專業學位類別進行調整的通知》(學位[2018]7號),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下項目管理、工業工程、物流工程三個領域調整到工程管理專業學位類別,并從 2020 年起,按調整后的專業學位類別進行招生、培養和學位授予。北京科技大學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于1999年獲工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于2005年獲項目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現工業工程與項目管理統一合并為工程管理碩士。
二、 學位類型和培養目標
本領域授予工程管理碩士學位。
學位獲得者應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工程管理理論,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決策能力,能夠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工程管理專門人才。
三、 學制、學習年限與學分要求
根據《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培養方案總則》和全國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為2年,基本修業年限為2~3年,最長不超過5年,最低學分要求為38學分。
工程實踐是必修課程。其中,工程實踐訓練不少于32學時,通過與企事業單位廣泛聯合的實習實踐平臺/基地進行工程實踐訓練,通過參觀、考察與訓練,完成并提交工程實踐訓練的書面報告,報告應能充分體現學生綜合運用工程管理知識,較為系統的分析并解決工程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工程管理碩士生結合實習、實踐,撰寫工程管理的典型案例,提交案例的同學無需再提供工程實踐報告。
學術活動(專業講座與專題)是必修課。學術活動包括邀請產業界專家介紹工程管理前沿或產業界新出現的工程管理問題;邀請經驗豐富的專家做工程管理職業素養、社會責任、工程倫理、全球化視野及創新等方面的報告。要求參加至少5次學術活動,每次提交1000字以上的學習心得體會。
必須參加學堂在線的《如何寫好科研論文》與《工程倫理》(清華大學)慕課課程學習,成績合格者方可通過該環節。
四、 課程設置
說明:工程管理碩士學位的課程按照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領域基礎課、領域專業課和實踐類課程五大類設置。服務于國家工程管理戰略需求,根據學院使命與愿景,專業選修課設置了3個方向: 項目管理、大數據管理(商務分析)、工業工程與管理。項目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是學院傳統的工程管理碩士方向,大數據管理(商務分析)是學院為了適應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需求,加強學生數據思維與數據價值發現能力培養而首次設立的新的工程管理碩士方向。
當今,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設立大數據管理(商務分析)方向,可以在工程管理領域為社會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理論與數據管理技術,能夠有效利用商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解決各類工程管理決策問題,實現組織智能決策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
大數據管理(商務分析)方向的設立還可以促進項目管理方向、工業工程與管理方向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使之在工程管理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因此,我校MEM專業的特色是:大數據環境下的項目管理(即大數據+項目管理)和大數據環境下的工業工程與管理(即大數據+工業工程與管理)。
五、 科學研究及學位論文工作
執行《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培養方案總則》和《北京科技大學碩士學位申請和授予辦法》中的有關規定。
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應密切結合工程管理實際,體現學生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現代管理理論、方法與工具,以及相應的專業知識的應用,反映學生運用工程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解決工程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工程管理實踐提供決策依據。
學位論文應以實踐性論文為主,形式可以是專題研究、案例分析、工程管理模型與方法、管理方案設計、管理診斷、調研報告等。評價論文水平主要考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工程管理問題的能力,應具有一定創新性或較強的實用價值。
上一篇:北京科技大學EMBA項目招生信息
下一篇:北京科技大學會計專碩招生信息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