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同學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狀況,提升抗壓能力,5月17日晚,研究生黨總支邀請資深心理咨詢師幸宇光老師為全體研究生做題為“心理助力,實現夢想”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講座由一個小互動引入,幸宇光老師首先對一些生活中的常見心理學現象進行提問,幾位同學詼諧幽默的回答活躍了課堂氣氛;通過詢問同學們對心理學的理解,幸老師介紹了心理工作在認知功能、情緒情感、意志狀態、行為表現等方面的作用;介紹了四象限模型,幸老師讓同學們在紙上寫下一件最近讓自己感到有壓力的事,通過分析事件所處的象限,對煩惱的過去或焦慮的未來深入進行剖析。
幸老師提醒同學們,要科學的判斷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更要知道如何應對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當我們出現睡眠質量變差、興趣愛好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以及做事效率降低等情況時,除了自我調節外,還應積極尋求外界的幫助,如向家人、學校、社會尋求支持、鼓勵與幫助。此外,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可以體會到助人的感受,從而為我們的情緒提供支持。幸老師也給同學們推薦了幾個調整情緒狀態的方法:吃8成飽、睡8小時、有8個朋友、準備8個笑話、一天8分鐘放松呼吸、一周8個新發現、一周80分鐘運動,依據動靜結合、個群結合原則,有效幫助我們更好地緩解當下的壓力。
通過本次心理講座,同學們既加深了對自我心理狀況的了解,深刻地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高了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以及掌握了更多幫助周圍的人走出負面情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