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第二屆智慧農業“人工智能+”研究生綜合能力提升“學位+”項目專題班(以下簡稱“提升班”)結業式于2020年10月31日上午10:30在信電樓406錄播廳舉行。結業式由信電學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李振波主持,研究生院培養處劉哲副處長、王美玉老師和信電學院孫紅副教授到會。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北京校區學員現場參會,煙臺研究院的提升班學員通過騰訊會議在線參加了結業式。通過學習考核,本期共44名學員完成項目學習順利獲得項目結業證書。
結業儀式上,研究生院培養處劉哲副處長首先對信電學院為智慧農業提升班所做的精心組織工作表示感謝。他指出,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提升班的舉辦是面向國家農業問題重大需求,聚焦現代農業培養前沿交叉學科人才模式的探索,具有創新意義。在講話中,劉哲副處長總結了提升班的內容及特色,此次提升班學員素質高,項目內容豐富,涵蓋了專家報告、課程講解、實驗項目、動手實踐、基地參觀、匯報交流等;同時,他也對提升班的舉辦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持續優化智慧農業提升班的課程結構,增加實踐認知和操作課程,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二是將提升班與智慧農業碩士專項、教改教材等項目資源整合優化,通過“組合拳”打造一個農大的研究生培養新品牌。最后,劉哲副處長希望提升班的成員,一定要以此為新的起點開展更加深入的學習,把在提升班學習到內容融合到自己未來的科研工作中去,培養學科交叉思維,逐漸提升自己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為我國農業大發展貢獻力量。
按照結業式議程,來自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農學院、人文與發展學院、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和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學員代表就自己的研究課題及在提升班的收獲進行了匯報,并和老師同學們積極交流討論。匯報交流涉及智慧養豬的發展與挑戰、現代稻米產業價值鏈轉型升級研究、作物模型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前景分析、智慧農業發展機遇和挑戰及效益評價指標體系、植物病害智能識別的認識、作物模型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作物養分管理智能決策技術發展現狀及思考、農田現場土壤電導率獲取裝備技術發展等方面。
隨后,部分同學做了自由發言,學員們一致認為提升班收獲很大,能夠結合自己當前的研究工作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對于自己日后開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并感謝了該提升班的籌辦。自由發言結束之后,李振波副院長、劉哲副處長、王美玉老師、孫紅副教授向考核合格的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并合影留念。
最后,李振波副院長總結到:感謝學校對智慧農業提升班的大力支持,學院高度重視,努力把這一學位+項目打造成品牌。他希望同學們學有所獲,在未來的學科交叉研究工作有所進益。最后,他向為提升班學員做報告的各位院士專家,研究生院和學院領導們以及精心組織籌辦提升班的老師和助教們表示感謝。
【智慧農業(人工智能+)項目介紹】
面向智慧農業快速發展的人才需要,我校主動服務國家需求,改革創新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為滿足國家對“人工智能”領域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彌補我校尚無人工智能學位點的空白,拓展研究生學術視野,較好掌握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并了解其在生產實際的應用現狀,2019年研究生院啟動智慧農業“學位+”項目,由信電學院承辦。2019年第一期項目19名學員順利通過培訓獲得證書,2020年第二期項目8月25日開幕,10月31日結業,共招收我校11個學院24個專業的48名研究生學員,在智慧種植、智慧養殖、智能農業裝備、智慧農村能源等四個方向邀請了19位院士專家講座,開展了2次實驗和3次技術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