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簡介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 Peoples’ Friendship University of Russia,簡稱友大,英文縮寫PFUR,QS世界大學排名第392名。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Россий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原名為盧蒙巴(Lumumba)人民友誼大學,當時被命名為國立帕特里斯·盧蒙巴人民友誼大學是第三世界國家被壓迫人民獨立和解放斗爭事業的象征.總共有來自160多個國家的,超過50000名外國留學生在這所把傳統的高等教育和對青年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充分結合的大學里接受并完成了高等教育.
蘇聯解體后,這所大學加入了不少商業課程,可說是俄羅斯的“長春藤”大學,排名僅在莫斯科國立大學和圣彼得堡國立大學之后,是俄羅斯第三大大學,師資水平排第二,每年都有來自110多個國家的公派和自費留學生報名入讀。
加加林宇航員培訓中心的所有外國宇航員都在友大預科系通過俄語培訓。 友大的畢業生除獲得專業畢業文憑外,還同時獲得譯員證書。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是一所位于俄羅斯莫斯科的著名公立大學,1961年由前蘇聯領袖赫魯曉夫創立,原名為盧蒙巴人民友誼大學,專為第三世界國家培訓年青共產黨員。是第三世界國家被壓迫人民獨立和解放斗爭事業的象征?,F在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已經成為俄羅斯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之一,被稱為"世界政治家的搖籃",是一所新興的以研究國際關系和世界文化為主的獨一無二的國際性大學,為全世界特別是亞非拉美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各類專業人才,畢業生甚至中包括十幾位國家元首、幾十位部長大使等??偣灿谐^450個民族和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50000名外國留學生在這所把傳統的高等教育和對青年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充分結合的大學里接受并完成了高等教育。蘇聯解體后,這所大學加入了不少商業課程,可說是俄羅斯的“長春藤”大學,排名僅在國立莫斯科大學和圣彼得堡大學之后,是俄羅斯綜合排名第三大的大學,師資水平排第二,同時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與莫斯科國立大學以及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是全俄僅有的三所可以自主設立及自主控制教學計劃的高校。每年都有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的公派留學生、自費留學生和校際交換生報名入讀。大學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大學是一個重要的科研中心,超過500人擁有自己的發明和創新。
二、基本信息。
中文名: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
英文名:Россий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舊稱:盧蒙巴人民友誼大學
簡稱:友大
國內排名:第3名(俄羅斯大學綜合實力排名)
創辦時間:1961年
類別:國立大學
學校類型:綜合類
所屬地區:俄羅斯莫斯科
現任校長:弗拉基米爾·菲力波夫
知名校友:安娜·查普曼,阿里克謝·納瓦林
主管部門:俄羅斯教育與科學部
主要院系:工程系,醫學系,經濟系,法律系
學校地址:俄羅斯莫斯科市米克盧哈-馬克拉雅街6號
三、辦學條件
1、辦學理念
友大的教學計劃不但詳盡地考慮到外國留學生所在國家和地區的中等教育特點,而且也考慮到學生畢業后所要從事的專業活動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教學大綱。友大是外國留學生可以掌握俄語最好的學校之一。
2、辦學模式
自1988年與國際學位制接軌后,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開始按學士-碩士模式教學,并培養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這個模式在大多數專業教學中得以實行。
3、辦學規模
該校坐落在莫斯科西南森林公園旁,是俄羅斯最美麗的地點之一。學校有大學生城,90幢學生宿舍樓和公寓樓,有完善的體育文化設施,學生城緊臨地鐵,30分鐘可到達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學校有綜合電視中心,學生可以收看到世界各國電視節目。
學校醫療制度完善,每年兩次對學生進行常規預防和健康檢查。學校有專門的外國留學生會,經常組織外國留學生參觀、旅游和舉行各種文化活動。
友大的圖書館藏書量超過200萬冊,擁有體育館、醫院、國際文化中心、與國際網連接的計算機局部網絡。
學校有四個食堂,八個餐廳,每月生活費100美元左右,學生宿舍較好,每2個學生一個房間,18平方米,有單人床、大衣柜、寫字臺、床上用品,均由校方提供,每星期換一次被單,有公共沐浴間和廚房,留學生在該校學習和生活非常優越和方便。該校是俄羅斯教育部和中國教育部首推學校。
友大是一所國際性大學,每年都有來自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來此留學。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有135個教研室,4個學院(世界經濟和商業學院;旅游酒店管理學院;外語學院;物理、化學、自動化、計算機研究院)5個分校10個系(預科系、工程系、物理數學和自然科學系、農林系、醫學系、生態環境環保系、社會人文系、經濟系、法律系),在校生有13218人,其中11496名大學生,1180位研究生,還有來自102個國家和地區的2640名留學生。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共有14位世界著名學者,1030名教授,近1800名副教授。學校每年都舉辦各種國際性學術會議和各種形式的世界文化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