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簡稱“AMLC”)以《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為全文比對數據庫,實現了對抄襲與剽竊、偽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的快速檢測。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養質量的集中體現,為了對我院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進行評估,避免論文抄襲與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特制定本規定。
1、研究生學位論文在答辯前必須經過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檢測合格后,論文作者方可送審和答辯。
其中,博士研究生和抽到外審的碩士研究生送審前7天,將學位論文最終稿電子版提交給學院,經過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檢測合格后,方可送審和答辯;其他碩士研究生答辯前20天,將學位論文最終稿電子版提交給學院,經過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檢測合格后,方可送審和答辯。
2、檢測合格標準:碩士研究生論文文字復制比<30%為合格,文字復制比≥30%的,視為沒有通過檢測;博士研究生論文重復率<15%為合格,文字復制比≥15%的,視為沒有通過檢測。
3、若論文經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檢測為不合格,論文作者須在3天內將論文修改完成,將論文電子版提交給學院,經過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再次檢測合格后,方可送審和答辯;初檢不合格者,可為其提供簡本檢測報告,不提供全文檢測報告。
4、若論文經兩次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檢測均不合格,論文作者延期3個月答辯。
5、論文經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檢測合格后,不允許有重大改動,以致檢測結果失真,具體要求如下:
經過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檢測合格的論文,在研究生論文答辯前不定期抽查重查,若抽查重復率結果符合第2條標準,且不高于前次合格文字復制比結果的5%,論文作者可正常答辯;若抽查文字復制比結果不符合第2條標準,或者抽查文字復制比結果高于前次合格文字復制比結果5%以上,論文作者延期3個月答辯。
6、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開始執行,解釋權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