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的国产精品_国产一区在线不卡_国产亚洲1区2区3区_国产精品久久网站

關于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在職研究生的意義

  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調整研究生專業目錄時,在理論經濟學的一級學科下設立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二級學科。經過幾年來的發展,該學科不僅吸引了一大批專家和學者,而且也取得了很多極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但作為一門新的學科,目前仍處于創建和起步階段,在學科建設的諸多方面還很不成熟,需要學術界展開廣泛的討論,以便使這門新的學科盡快形成科學的研究框架和嚴謹的學科體系,真正服務于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筆者近年來在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這一新的學科領域也作了一些嘗試性研究,并逐漸形成了自己關于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學科建設方面的基本思路。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學科意義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同時也遇到了一系列令人關注的全球性問題,如人口增長過快、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自然資源和環境之間的關系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和諧狀態。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以人口與耕地資源為例,1952年,我國人口為517億,耕地面積1124億公頃,人均耕地0122公頃;2000年人口數量已接近13億,耕地面積雖然也有所增加,但遠遠落后于人口的增長速度,致使人均耕地面積減至0108公頃,比1952年減少了一半多。目前,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為解決人均耕地不斷減少所帶來的食物不足問題,人們一方面采取擴大耕地面積的措施,如毀林開荒、毀草開荒等,將大片草原和森林開墾為耕地,這種做法雖然在近期內對緩解糧食供給不足的問題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壞了生態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氣候異常等嚴重的生態失調問題,從發展和長遠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償失。人們采取的另一個解決食物短缺問題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農藥施用量,以盡可能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但這又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土地肥力衰減和環境污染加劇的問題,不僅影響到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而
且也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在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對礦物資源的開采量迅速增加,資源儲量的有限性與需求增量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這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大瓶頸。

  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在這被認為是當代社會最嚴重的3大問題中,我國最先關注的是人口問題。早在20世紀50年代時,我國老一輩領導人如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就意識到了人口問題的嚴重性,提出過控制人口增長和鼓勵節制生育的主張;在學術界,也開始擺脫前蘇聯人口快速增長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表現的思維模式,馬寅初先生發表了新人口論,從各個方面論證了人口增長過快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提高的矛盾,使人們對人口問題有了初步的認識。但由于隨之而來的反右擴大化、3年經濟困難以及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控制人口的工作未能開展起來。進入70年代后,我國正式啟動控制人口增長的工作。適應于計劃生育實踐的需求,人口學研究開始恢復,并得到很快發展。正是由于在人口理論上首先解決了三馬之間的關系,即在我國計劃生育中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批判馬爾薩斯的關系,馬寅初的新人口論與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的聯系與區別,并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挖掘出了兩種生產0理論,找到了實行計劃生育的理論依據,從而才為計劃生育的順利開展奠定了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人口理論的先行,如果不是理論工作者在老祖宗那里找到兩種生產理論作為尚方寶劍,在當時的極左思想干擾下,很難設想會取得計劃生育工作舉世矚目的成效。這就充分證明了理論在指導實踐方面的巨大作用。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由于工業化進程加速、鄉鎮企業得到更快發展,以及農業中的不合理開發等,導致了我國環境污染加劇的問題。這不僅影響到人民的生活質量,而且使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遭到了某種程度的破壞,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們開始關心起環境質量的問題。尤其是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推出521世紀議程6之后,我國政府對環境問題更是高度重視,很快就制定了指導我國未來發展的5中國21世紀議程,并從1997年開始,將自1991年開始的每年在兩會期間召開的計劃生育工作座談會加進了環境保護的內容,改為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會。這一舉措對理論界已經開始的人口與環境關系的研究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支持和鼓舞,大大促進了人口與環境關系問題的理論研究。

  我國對資源問題可以說早就有所認識,例如,20世紀50年代時,孫本文教授就根據我國的耕地和糧食狀況,提出了8億人口是我國最適宜的人口規模的觀點;70年代時,宋健等人根據對我國資源狀況的綜合考察,得出了100年后我國的理想人口數為618億的結論;七八十年代我們在進行計劃生育宣傳時,經常使用算賬對比的方法,將人口增長與土地和礦物資源等自然資源進行比較,以說明我國資源的緊張程度,從而論證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醒人們:必須十分注意控制人口增長的工作。但當時并沒有形成人口與資源關系方面的理論。直到1999年,中央在兩會期間的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會上又加進了資源的內容,即召開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0后,人們才開始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進行綜合研究。

  由于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具有綜合性特征,因此,以往那種就人口過多談控制人口、就資源短缺談節約資源、就環境惡化談保護環境的做法,就難以收到綜合解決發展問題的效果,甚至連人口、資源、環境這三大問題的解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江澤民同志在1997年中央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問題相當突出。我國的資源和環境還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環境形勢仍相當嚴峻,環境保護的任務還很艱巨。在1999年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江澤民同志又進一步指出: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跨世紀發展目標,必須始終注意處理好經濟建設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在2000年的座談會上他說道: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均資源很有限,必須始終堅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惟其如此,我們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今年3月11日召開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江澤民同志又強調指出:未來幾十年,我國人口還將持續增加,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矛盾仍將突出。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工作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污染嚴重,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國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資源、維持生態平衡的基本國策。而如何實施這些國策,并解決好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有待于理論上的指導,這個理論便是關于人口、資源、環境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內在聯系的理論。因此,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學科建設不僅十分必要,而且也非常緊迫。

上一篇: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在職研究生的學科特點與研究方法

下一篇: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在職研究生-協調生態與經濟發展的先驅

在職研究生

常見問題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乌兰浩特市| 津南区| 富平县| 伊宁县| 长丰县| 天祝| 白沙| 泸州市| 金沙县| 和林格尔县| 广丰县| 和田县| 博客| 炉霍县| 班玛县| 桃园市| 聊城市| 江川县| 张北县| 盐边县| 青阳县| 南靖县| 寻乌县| 寿光市| 繁峙县| 阜平县| 福海县| 武威市| 积石山| 弥勒县| 台山市| 垣曲县| 五华县| 东至县| 凤冈县| 黄石市| 兴仁县| 达拉特旗| 邵东县|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