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查目標
《經濟管理學基礎綜合》側重于經濟學和管理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知識考查,考試內容主要涵蓋西方經濟學(微觀、宏觀)、管理學等課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農村與區域發展和農業科技組織與服務領域的考生。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各 75 分。
四、參考書
1、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年,第五版。
2、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年,第五版。
3、 《管理學原理》,楊文士、張雁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
第二部分 考試要點微觀經濟學部分
(一)導論
1、稀缺性、選擇、機會成本、資源配置、生產可能性曲線、經濟人假設
2、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定義及聯系、基本假設、基本內容
3、經濟學的分析方法
(二)供求理論
1、 需求、影響需求的諸因素、需求函數、需求曲線、需求定理、需求與需求量變動
2、 供給、影響供給的諸因素、供給函數、供給曲線、供給定理、供給與供給量變動
3、 均衡的含義、均衡價格的實現、供求定理
4、 彈性概念、需求價格彈性、收入彈性、供給彈性、交叉彈性
5、 彈性理論的應用
(三)消費者理論
1、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者均衡的實現、消費者剩余
2、無差異曲線、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序數效用論消費者均衡分析
(四)生產者理論
1、 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生產函數:各種產量含義、各種產量曲線及其相互關系、要素的合理投入區域、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2、 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生產函數:等產量曲線、邊際技術替代率、等成本線、生產者均衡分析
3、 規模經濟與規模報酬
(五)成本理論
1、 成本概念:機會成本、顯成本、隱成本、經濟成本、經濟利潤
2、 短期成本曲線:長期與短期的定義、各種短期成本曲線、短期邊際成本曲線變動規律、短期成本與短期產量曲線的關系
3、 長期成本曲線:各種長期成本曲線、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構成和一般特征
(六)市場結構理論
1、 不同市場的劃分依據及特征
2、 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行業及廠商需求曲線、廠商收益曲線、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與的短期供給曲線、生產者剩余
3、 壟斷市場廠商均衡:不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與收益曲線、壟斷廠商短期均衡與短期供給、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價格歧視
4、 壟斷競爭市場的廠商均衡
5、 不同市場效率的比較
6、 洛倫斯曲線、基尼系數的含義、平等和效率
(七)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
1、 帕累托最優、帕累托改進
2、 交換的帕累托最優、生產的帕累托最優、交換與生產的帕累托最優及條件
3、 完全競爭與帕累托最優狀態的實現
(八)市場失靈與經濟政策
1、壟斷與低效率、尋租
2、外部影響、科斯定理、解決外部影響問題的對策
3、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公共選擇理論
4、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委托代理等信息不對稱問題
宏觀經濟學部分
(一)國民收入核算
1、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2、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
3、國內生產總值和其他總量的關系
4、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關系
5、GDP核算體系的缺陷
(二)國民收入短期決定理論
1、 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NI-AE模型:均衡產出、凱恩斯的消費理論、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國民收入的決定、各種乘數與計算
2、 國民收入決定的IS-LM模型:IS曲線的數學推導、IS曲線的移動、流動偏好與貨幣需求、LM曲線的數學推導、LM曲線的移動、凱恩斯陷阱、IS-LM 模型及其分析
3、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AD-AS模型:總需求曲線的含義、總供給曲線的含義、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總需求與總供給變動對國民收入與價格水平的影響
(三)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1、 充分就業、失業及其衡量指標、自然失業的含義、失業的經濟學解釋、奧肯定律
2、 通貨膨脹的含義與衡量指標、通貨膨脹的原因、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菲利浦斯曲線的含義
(四)宏觀經濟政策及效果分析
1、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
2、財政的構成與政策工具、自動穩定器與斟酌使用
3、財政政策效果分析、擠出效應
4、貨幣政策與政策工具、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5、貨幣政策效果分析
6、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混合使用
(五)國民收入的長期決定理論: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理論
1、經濟增長的含義、經濟增長核算方程、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2、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索洛模型)推導、基本公式、穩態分析、資本黃
金分割律3、經濟周期的含義、圖形與特點、乘數-加速數模型
管理學部分
第一章管理概論
1、一般了解:管理的類別;管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特點。
2、識記:管理。
3、理解:管理的性質與職能。
4、簡單應用:管理的作用。
第二章管理思想與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1、 識記:傳統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科學原理理論及其創始人;行為科學概
現代管理理論及其代表人物;中國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與內容。
2、 理解:傳統管理思想、科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現代管理理論;中國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與內容。
3、 簡單應用:傳統管理階段的主要管理思想;科學管理階段、行為科學管理階段、現代管理科學階段各階段的主要理論;中國近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經驗。
4、 綜合應用: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人際關系學
說與霍桑實驗;需要層次理論;雙因素理論;各現代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及運用。
第三章 管理原則
1、識記:整分合原則的含義、要點及主要觀點;相對封閉原則的含義、管理系統的封閉、管理封閉的主要方法;管理能級原則的含義、能級劃分、管理能級優化;動力原則的含義、管理動力的劃分;管理彈性原則的含義;管理反饋原則的含義、反饋機制。
2、理解:整分合原則的主要觀點;管理系統的封閉;管理動力的科學運用;管理彈性的影響因素;管理反饋機制的構建。
3、簡單應用:管理系統的封閉;管理能級優化;管理反饋機制的構建。
4、綜合應用:管理原則在管理中的應用。
第四章系統原理
l.識記:管理系統、系統管理、系統原理的基本思想、系統原理的基本觀點。
2、 理解:系統;系統與管理系統的特征;系統管理的基本思想;系統原理的基本觀點。
3、 簡單應用:管理系統與環境的關系;系統分析方法的程序。
4、 綜合應用:系統原理在管理中的應用。第五章結構原理
1、識記:管理權力結構、管理智力結構。
2、理解:管理結構與管理功效之間的關系、管理結構優化3、簡單應用:優化管理權力結構、管理智力結構的合理化
4、綜合應用:企業管理結構的優化對管理活動的影響。
第六章人本原理
1、識記:人本原理的基本思想
2、理解:人本原理的基本思想 、主要觀點
3、簡單應用:在教學活動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4、綜合應用:企業管理活動中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第七章計劃職能
1、識記:計劃;計劃工作的基本原理
2、理解:計劃工作的基本原理;計劃的編制
3、簡單應用:學生活動計劃的編制。
4、綜合運用:企業營銷計劃的編制。
第八章組織職能
1、識記:管理組織、管理幅度、管理組織原則的含義。2、理解:分工協作原則、權責對等原則、管理層次原則、管理幅度原則、統一指揮原則、統分結合原則;領導藝術
3、綜合應用:企業組織結構與組織活動的關系。
第九章領導職能
1、 識記:領導、領導素質、領導藝術、領導權力。
2、 理解:領導行為四分圖模式;管理方格理論;領導系統模式;領導權變理論。
3、 綜合應用:企業管理活動與企業管理者之間的關系;企業發展與企業管
理者。
第十章激勵職能
1、 識記:激勵。
2、 了解:激勵的基本模式;激勵理論的發展及分類;挫折理論;綜合激勵模式
3、 理解:人性假設、成就激勵理論;期望理論;強化理論;激勵過程模式。
4、 簡單應用:ERG理論;公平理論:歸因理論。
第十一章控制職能
l、識記:控制及控制的目的,
2、 了解: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的基本過程;管理控制。
3、 理解:現場控制、反饋控制與事前控制,間接控制與直接控制:控制工作的原理。
4、 綜合應用:企業管理活動的控制。
第十二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1、識記:管理方法;行政管理方法;經濟管理方法;法律方法。
2、了解:各種管理方法的作用。
3、理解:行政管理方法、經濟管理方法及法律方法的特點、內容及局限性。
4、綜合應用:各種管理方法的綜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