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況是:已經工作16年,文科生,大學時考了英語4級,高數補考過,作文水平較好。
考前兩周內,我總共花了20個小時,刷了十套歷年英語真題卷,查了一些單詞。邏輯題就做了一套邏輯真題,分數出來后,書上建議我不用看書了,于是就沒看了。數學總共花了大約10小時做了幾套模擬卷和真題,回憶起了一些幾何解題方法,并放棄函數復習和判斷充分必要條件的題。寫作對于多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相對簡單,不必費時間。
考試結果是208分,英語78(原以為有84),綜合130。2021年邏輯題比較難,沒做完,數學題也沒做完,這兩項分數低。
總之,我的心得是,把英語分數提上去,寫一篇好作文,這兩個做到了就能過。
這里重點說下英語。
個人認為考研英語比較好的一點是,不用考惱人的語法。比較難的一點是大量生詞等著你去猜。我一開始做模擬題時,遇到生詞就去查字典,后來覺得麻煩,干脆自己先猜著它的意思,如果語句邏輯通順了,那十有八九就對了,后來用這個方法做完題最后再查詞典核實,還挺有效果。
這次做英語題,我總結了一個小竅門,所有考試中涉及的你中學、大學沒學過的詞,要么是形容詞,要么是動詞。而這兩個詞,要么是干,要么是不干。要么是干壞事,要么是干好事,也就是說,你只要判斷對這個詞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是好的還是壞的,就能大大提高閱讀理解的準確性。判斷的依據,就是去默讀它,聽起來比較大方的詞是好的,聽起來刻薄的就是壞的。比如grand和mean,區別就很大。如果你平時會看一些美劇、原聲電影,稍加注意角色的語氣,就能明白我在說什么。
工作多年的同學們,其實也是有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等行業、經驗優勢的。英語閱讀理解題所說的所有話題,實際上都見過類似的新聞、觀點。假想自己是出題人,你會怎么選材,怎么“為難”考生呢?
最后,我個人認為完全不用理會網上那些英語作文套路,說什么要背一些句式、高端單詞,我看還是算了吧。能用大白話英語把觀點表達清楚,且比寫一堆沒用的湊數要強。
以上是我這個菜鳥的一些不著調的想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