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報名工作已經結束,從中我們了解到很多報考問題,如學校不定,只選擇名校,只選熱門專業,其實這樣并不一定對自己好,因此2023年考研:一定要避開這些錯誤!
一、頻繁更換考研院校
可能大家覺得現在先定一所學校,后期就不輕易更換了。要知道每個院校的專業課要求都是不一樣的,臨時更換,勢必將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徒勞無功。更換學校之后還要從零開始進行復習和備考,還不如現在就根據自身情況量身定下考研院校更實在一些。
二、只選名校
能在名校讀研是大部分考研黨夢寐以求的事情,很多考生不惜二戰、三戰,就是為了能夠擺脫現在的頭銜。但是大家在考研的時候很容易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考研只選名校,從不考慮自身情況和實現與否,這樣的話最后只能淪為考研炮灰,明年國家線下達的時候又多了不少傷心人。
三、只選沿海發達城市
一部分同學在考研擇校的時候,不論學校的好壞、專業的優劣,只選沿海發達城市的學校。當然發達地區的學校師資力量、教學環境可能確實會更好一些。但像北上廣這樣的城市,即使是普通大學的研究生也不好考,很可能他們的專業復試線比其他地區的211大學還高。對于考研比較熱門的地區院校,大家在選擇的時候要慎重。
四、只選熱門專業
在考研的時候為了就業只選熱門專業并不是什么明智之舉。即使是較好的985院校也有一些冷門的專業,每年報考的人很少,基本上達到復試線就有機會被錄取,這也是另一種考取名校的途徑。
五、盲目跟風
不少同學在網上看到別人的考研經驗,覺得讀研很容易,于是照搬他人的考研經驗,別人選哪所大學自己也選,別人怎么復習自己也怎么復習,以為這樣更容易成功。但是每個人的實力不同,如果盲目的跟風,很可能會連復試的機會都沒有。
關于2023年考研的選擇,我們應主要從個人實力出發,進一步分析目標院校的報錄比、復試線、統招名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