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的結果,我校研究生課程《結構現代設計方法》入選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課程負責人張社榮教授及其團隊認定為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
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是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中央有關文件要求,發揮好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陣地”、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實施開展的一系列課程思政示范性建設工作。通過選樹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等,強化示范引領和資源共享,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經學校評審推薦、專家遴選評議等程序,最終全國共有699門課程入選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其中研究生課程99門。
《結構現代設計方法》是學校重點支持建設的研究生課程,2019年作為學校首批10門研究生“精品在線課程”登陸全國工程專業學位教指委“學堂在線”平臺,獲評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專業學位優秀課程,2021年被認定為天津市高校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課程著重介紹現代結構設計理念、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教學中強化工程設計理論與工程實踐的結合,歷經多年教學改革實踐,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課程以“面向行業發展需求,培養土木和水利工程復合型人才”為核心驅動,著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表現力和吸引力,更直觀、形象地展示現象和原理;著力建立問題導向的授課模式,設計專題研討,啟發學生思維,培養探究能力;著力搭建“平臺+科研”的并行教學模式,構建基于數字化手段、具備教與學互動特點的工程教學環境,提升實踐能力。將傳授式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傳統專業知識講授中自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從家國情懷教育、科學精神引領、工匠精神引導等方面,多角度、多形式對課程內容、課堂教學進行系統的思政建設,“潤物無聲”的將理想信念、價值追求、責任使命等思政要素融入育人過程,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和塑造學生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