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生培養單位:
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為適應新形勢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求,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促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結合我校實際,特開展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現就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修訂范圍
(一)學術學位博士、碩士研究生所有學科(專業)培養方案。
(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所有類別(領域)培養方案。
本次調整為周期性調整,覆蓋所有學科專業;2022年后,各培養單位可按需進行年度動態調整,于當年5月前完成修訂工作并報研究生院備案實施。
二、組織工作
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成立培養方案修訂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并完成相關職責。具體如下:
(一)培養方案修訂領導小組:由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研究生教育工作主管領導、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秘書、研究生輔導員等不少于5人組成。主要負責統籌規劃組織本單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
(二)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小組:各培養單位按一級學科或專業學位類別成立修訂工作組,由學科負責人、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委員、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任課教師代表等人員組成,具體負責各培養方案起草修訂工作。
三、時間安排
2021年5月10日前,將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名單提交研究生院;
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起草修訂;
2021年7月15日前,研究生院進行形式審查;
2021年9月前,征集本單位師生意見;
2021年10月底前,培養單位組織本學科(領域)專家進行評審;
2021年12月中旬前,各培養單位修改并提交學位分委會審議通過;
2021年底,校學位委員會審定;
2022年上半年,研究生院協同各培養單位進行系統信息化處理,自2022級研究生開始實施。
四、工作要求
(一)新方案要充分體現培養高端人才的新途徑。強化使命意識,突出立德樹人,堅持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將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與國家發展相結合,通過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大師引領,國際合作等途徑,著力培養拔尖人才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方案修訂堅持需求導向,打破原有周期性調整的壁壘,實行周期性調整與動態性調整相結合的新模式。新方案要遵循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規律,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廣泛調研,堅持“四為”方針,堅持“四個面向”,立足本學科實際,確定個性鮮明、各具特色的培養目標,并圍繞培養目標,整合資源,及時優化培養方案,實現個性化人才培養。
(三)要著力構建服務國家戰略、社會重大需求的人才培養新方案。分析研究本學科在國家戰略、社會重大需求、區域經濟發展以及重大理論創新等方面的切入點,對標本學科《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調整課程體系結構,把學科優勢和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培養方案按一級學科(或專業類別下的領域)修訂,以一級學科為基礎,設置具有基礎性、引領性的平臺必修課,平臺必修課要體現一級學科內涵的覆蓋度;以研究方向為基礎,設置專業方向課,要充分注重研究方向特點,建設有特色、個性化、高質量的專業方向選修課程。
(四)新方案要充分借鑒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立足國內、放眼世界,結合中國特色,開展更加深入的國際化合作,培養富有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的高質量人才,加強英語或雙語課程建設。國際留學生培養方案修訂要充分考慮國際學生培養的特點,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與個性化培養相適應。
(五)新方案要打破跨院系、跨學科選擇課程的壁壘,在學科課下設立學科交叉課作為選修課程,做好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工作。鼓勵培養單位多學科專業跨界協同、交叉融合,通過不同學科的課程,培養學生的交叉學科意識和跨學科科研能力。
(六)新方案要進一步優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推進碩博貫通培養,形成“厚基礎、重交叉、突前沿、強學科”的培養模式,囤厚學術積累,實現長周期系統的學術訓練;實行培養方案一體化設計,在知識結構的設計上要分清層次,統籌課與課之間的關聯邏輯,通過融合、貫通以及相互滲透的辦法,構建螺旋式上升的培養方案。
(七)強化分層分類培養。新方案中,學術學位研究生要突出科教融合,注重創新能力培養,加強系統科研訓練和學科交叉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要突出產教融合,注重實踐應用能力訓練,對接職業資格,加強校企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以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支撐高質量研究生培養,實行彈性化培養管理,合理確定基本學制培養年限。
(八)加強學風建設,學校引進在線課程,把學術道德、學術倫理和學術規范作為必修內容納入研究生培養環節。支持研究生培養單位探索在培養中的關鍵環節設置學分,強化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堅持質量檢查關口前移,切實發揮學位論文開題和中期考核等關鍵環節的考核篩查作用,完善考核組織流程,豐富考核方式。
五、其他
(一)建立修訂材料檔案。各培養單位應對修訂過程中開展的調研、會議、評議審核等情況做好記錄,并將相關材料及時歸檔備查。
(二)依據《西北大學研究生新開設課程審查辦法》,培養單位新開設課程須提交《西北大學新開設研究生課程審批表》和中英文《課程教學大綱》(模板見附件),經學院分委會審核通過后,上報研究生院備案實施。
(三)專業課程編碼規則沿用現行編碼方式。新課程體系中,與原課程體系中相同的課程使用原課程編碼,新開設課程編碼須在本單位原課程編碼數據庫基礎上依次順延。
(四)聯系方式
教學辦公室:學術學位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
電子郵箱:yjsjxk@nwu.edu.c
聯系人:李 琛段俊杰
聯系電話:029-88308163
專業學位辦公室: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
電子郵箱:zyxwk@nwu.edu.c
聯系人:薛雅心馬 燕
聯系電話:029-88308345
(五)研究生培養方案是研究生培養綱領性文件,與研究生培養質量密切相關,請各培養單位高度重視,科學謀劃,按需調整,充分吸收以往學科評估、學位點合格評估的專家意見,將修訂工作落到實處。
400-188-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