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研究生培養帶來的新挑戰,建筑與藝術學院積極響應學校線上培養工作號召,積極謀劃在線培養各項工作,確保“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全力保障研究生在線培養工作順利進行。
授課運用新載體,教學質量不打折
建筑與藝術學院本學期共計劃開設16門在線課程,寒假期間,在研究生院統籌安排下,學院積極配合,提前謀劃,全力以赴投入到技術培訓、線上備課、課件制作等各項教學準備工作中。學院教師有序建立各門課程學習交流微信、QQ群,保證與學生的互聯互動。經過教師前期精心部署、用心準備,第一周共有11名教師在超星、釘釘等網絡平臺完成授課。其中我院年近60歲的周博老師和其它青年教師一樣,努力摸索,學習如何使用線上教學軟件,利用直播方式進行授課,并為群里同學耐心解答各類問題,堅守育人初心,成為學院教師學習楷模。
學生培養不放松,科研質量有保障
疫情防控期間,導師積極響應學校和學院的號召,通過網絡渠道主動關心、關注研究生的學習和科研工作,助力研究生科學合理利用假期。學院陸偉教授以“騰訊會議”的線上形式召開新學期第一次所會,關心關注各位研究生個人和家庭近況,冷靜分析國內外疫情形勢,同時要求研究生在保障健康的情況下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針對不同年級碩士生、博士生量身制定學習任務,統籌制定學習計劃。陸偉教授的博士生通過線上平臺完成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成為學院在疫情期間首個順利通過線上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案例。在研究生院及學院的指導下,導師及學生在答辯前積極謀劃利用線上視頻會議的功能,對視頻答辯進行了充分準備,使畢業答辯工作順利有序開展,既保障高效便捷,也保證了程序的嚴謹性和答辯的嚴肅性。周博老師召集人居環境研究所的所有研究生在釘釘網絡平臺召開了開學所會,分享假期生活感受,介紹學校情況及要求,督促研究生停課不停學,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完成科研目標。
師生互動云接觸,學習科研干勁足
線上培養模式對于師生而言都是全新體驗。直播授課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線上所會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交流更加自如,學生反響強烈。學院研究生張春陽同學分享自己上課心得:“這種全新的授課方式,讓我們與老師之間有了一種全新的互動方式使得。一些課程也讓我們在疫情期間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新的思考。如城市健康社區規劃理論與方法,保障市民的健康需要包括城市規劃部門在內的多部門的通力合作,市民們自下而上的參與,采用綜合性、系統性的干預措施等,這門課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專業認同感?!睂W院研究生張婧琪同學表示:“我認為線上授課這種模式能夠培養我們研究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日后的學術研究奠定良好基礎。” 博士生邱煜焜同學表示:“線上所會氣氛相對活躍輕松,從所會中感受到了科研的壓力和動力,更感受到來自導師的溫暖關懷?!币咔樽钃趿藲w校的腳步,卻阻隔不了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望,激發了學生們對科研學習的熱情。
疫情防控期間,學院精心制定培養方案,全體教師積極響應,凝心聚力、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在線培養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