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
英文名稱:Financial Marke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課程類別:專業必修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在研究生層次上更為深入地研究和討論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
教學內容:導論、金融資產與資金流動、利率水平與證券價格、風險、收益和資產定價模型、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股票、債券的流通價格收益率、金融衍生工具市場、資產證券化、投資基金市場、黃金市場、證券投資技術分析
采用教材:杜金富.《金融市場學(第三版)》.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為主,經典文獻閱讀和小組討論為輔
學時學分:每周2學時,共34學時,計2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案例討論分析
課程名稱:金融理論與政策
英文名稱:Financial Theory and Policy
課程類別:專業必修
教學目的:金融學是當代宏觀經濟的核心部門,與其相關的專業課程不斷增加。在與《金融市場與金融》相比,本課程更側重于宏觀金融的角度,講授基本的金融市場理論(資產定價與無套利理論)與金融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框架),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金融分析方法,了解是哪些因素降低我國金融市場的運行效率(例如,資金錯配),并就當前宏觀金融形勢提出相應的金融貨幣政策,穩定金融系統,降低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
采用教材:Sumru Althg, Pamela Labadie《Asset Pricing for Dynamic Economies》, University Press,2008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
學時學分:每周3學時,共51學時,計3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課堂討論
課程名稱:數據分析與建模
英文名稱:Data Analysis and Modeling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對數據統計分析的原理和過程,了解各種數據分析模型。依托計量軟件進行講授和操作演練,使學生能夠處理以時間序列為主的多種類型的數據。掌握數據輸入、數據分析、數據轉換等技巧,并能夠對輸出結果能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恰當的運用。通過對包括描述統計、回歸分析、傳統時間序列等基本的數據分析,能夠建立條件異方差、向量自回歸、非結構化和結構化模型、Panel Data等計量經濟模型。
采用教材:易丹輝,《數據分析與EViews應用(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教學方法:講授+操作演練。課堂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重視學生的理解與實際應用的操作能力。
學時學分:每周3學時,共51學時,計3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操作演練
課程名稱:投資學
英文名稱:Investments
課程類別:專業必修
教學目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系統了解基本的金融投資產品,理解投資市場的運行機制。掌握基本投資理論,學會用理論指導實際投資活動。課程講授力圖循著實際投資的脈絡,以大量案例和實際材料讓學生感悟現實投資市場,用大量數據闡釋投資理論,以使較枯燥的投資理論生動活潑起來。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投資的機會是什么,有哪些投資產品和投資市場,如何確定投資的最佳組合,在投資出現問題時怎樣來處理。
采用教材:Zvi Bodie, 投資學精要(英文版,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10th Edition),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理論教學與EXCEL、Python演示相結合。
學時學分:每周3學時,共51學時,計3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課堂演練
課程名稱:財務報表分析
英文名稱: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
課程類別:專業必修
教學目的: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分析方法,理解各種會計政策的本質區別和報表影響,從而培養學生透過數字表象洞察經濟實質的能力。具體目標如下:
1.系統講授財務報表分析的理論基礎、邏輯框架和難點熱點問題;
2. 提高學生識別不實報表和盈余管理的能力,使其能在財務報表分析中排除信息不對稱、會計判斷和估計以及會計政策選擇等干擾因素的影響;
3.拓寬學生的報表分析視野,使其在立足會計和財務的同時,能將行業分析和戰略分析有機地納入報表分析的邏輯體系之中;
4.培養學生通過財務報表分析優化投資信貸決策和完善內部管理的綜合能力。
采用教材:K.R.蘇布拉馬尼亞姆等著,《財務報表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11版,2014年7月
楊松濤、林曉馳等著,《財務報表分析》(1-3冊),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年3月
教學方法:課堂講解 案例討論
學時學分:每周2學時,共34學時,計2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1.案例討論,力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撰寫分行業的財務分析報告,力求培養學生透過財務報表看經濟實質的能力。
課程名稱: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英文名稱: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sis Writing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本課程旨在概述經濟學和社會科學研究設計的基本原理。包括關于研究目的、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各種方法的基本信息以及設計和實施研究調查時的注意事項。本課程完成后,學生將能夠:①定位、分析和評價專業文獻;②確定學生普遍關心的經濟學研究的程序、實踐和問題;③討論和比較各種研究方法的細節;④批評設計研究的設計,涉及設計、方法和工具與所討論的問題的相關性以及調查結果的普遍性;⑤收集各種來源感興趣的信息;⑥以專業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采用教材:Earl R. Babbi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Wadsworth Publishing,2009
教學方法:講授、課堂討論、實驗設計相結合
學時學分:每周2學時,共34學時,計2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實驗設計
課程名稱:動態語言程序設計(Python)
英文名稱:Programming in Python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
1.Python語言編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腳本語言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通過上機實踐,培養學生使用Python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編程能力;
4.為語言智能、商業智能方面技能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采用教材:自編講義。參考書目:Head First Python,O’Reilly(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Python基礎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
教學方法:內容講授與上機實操相結合。每周內容講授1小時,2小時上機實操,并由教師指導完成上機內容。
學時學分:每周2學時,共34學時,計2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上機實踐
課程名稱:國際金融
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Finance
課程類型: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對國際金融的主要內容有全面、系統、深入的了解,掌握國際金融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了解國際金融的基本業務,并能結合實際分析與應用。
采用教材:《國際金融》(原書第4版)[英]基思·皮爾比姆(Keith Pilbeam)著,汪洋 主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版(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11517849)
教學方式: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以專題講座、課堂講授、案例討論為主
學時學分:每周3學時,共51學時,3學分
實踐教學學時:18學時
實踐教學內容:案例討論;專題講座
課程名稱:公司金融
英文名稱:Corporate Finance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對公司金融的主要內容有全面、系統、深入的了解,掌握公司金融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論和主要方法,并能結合實際分析與應用。
采用教材:英文最新版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 Westerfield and Jeffrey F. Jaffe, Corporate Finance, McGraw-Hill Companies and China Machine Press.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為主,小組討論為輔。
學時學分:每周3學時,共51學時,計3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小組討論
課程名稱:跨國公司財務管理
英文名稱:Multinational Company Financial Management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跨國公司經營的環境及風險特征,掌握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學會運用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方法分析、解決跨國公司所面臨的財務管理問題,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提高學生跨國財務管理專業素質。
采用教材:毛付銀,《跨國公司財務管理》 (第三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6年02月
教學方法:教師課堂講授與學生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式
學時學分:每周2學時,共34學時,計2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小組討論
課程名稱:金融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英文名稱:Financial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本課程以大數據基礎理論、大數據技術為支撐,以大數據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為主線,結合金融大數據真實商業應用案例,培養學生的數理金融思維,洞悉大數據金融商業本質。
采用教材:《Python金融大數據分析》Python for Finance: Analyze Big Financial Data,希爾皮斯科, 姚軍.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5.
教學方法:理論學習、案例研究、上機實操、項目實戰
學時學分:每周2學時,共34學時,計2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案例研究、上機實操、項目實戰
課程名稱:金融倫理與職業道德
英文名稱:Code of Ethics and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金融職業道德觀念。金融倫理教育是金融學的本質和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作為金融人,只有具備金融倫理的基本素質,才能避免觸碰道德底線,才能更好地通過金融造福社會,惠及人民。
采用教材:約翰·R.博特賴特.金融倫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為主,資料閱讀和小組討論為輔。
學時學分:每周2學時,共34學時,計2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資料閱讀和案例討論
課程名稱:國際商法
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本課程的主要目標是為學生全方位講述全球法律環境的主要問題和基本作用。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應當獲得日后商事活動中經常使用的法學基礎知識,充分了解在全球范圍內經營的商業組織是如何被管理和規制的。
采用教材:Ray August, et 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 Text, Cases, and Readings, 5th Edition, China Machine Press, 2016.
教學方法:英文授課。課程采用多媒體方式進行授課,與案例討論方式相結合
學時學分:每周2學時,共34學時,計2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案例討論
課程名稱:國別經濟與風險評估
英文名稱:National Economy and Risk Assessment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對國別經濟與風險評估的知識體系有系統全面的了解,掌握國別經濟與風險評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與分析方法,能夠對全球主要經濟體、地區,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別發展與風險狀況進行比較研究與綜合評估。
采用教材:1.張幼文等.世界經濟概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黃梅波.世界經濟:理論、政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3.張曾蓮.風險評估方法,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為主,分組討論、小組展示為輔。
學時學分:每周3學時,共51學時,計3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小組展示
課程名稱:經濟分析
英文名稱:Economic Analysis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
教學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掌握基本的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與經濟計量學的基礎上,通過閱讀專題論文,增強學生應用上述各分支學科知識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研與論文寫作能力。
采用教材:Eugene Silberberg and Wing Suen,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s: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3rd Edition, Irwin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1.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專題講座
學時學分:每周2學時,共34學時,計2學分
實踐教學內容: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