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民商法學專業是屬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中招生的專業之一,法學院中民商法學專業是在2006年新設置的碩士點,也是學院中的重點學科之一。
研究方向:
1、民法
2、商法
3、知識產權法
4、比較民商法
課程設置:
法學方法論、民法總論、商法總論、物權法、侵權行為法、合同法、公司法、知識產權法、國際私法、英美契約法、婚姻家庭法、票據法、證券法、破產法、電子商務法等等。
優勢和排名:
優勢:由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民商法學的主要優勢在于研究方向全面,涉及到民商法各領域,并且均獲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還有就是師資力量雄厚。
排名:對于民商法學在職研究生排名中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是屬于C類院校,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排名并不是很好,但是就科研實力、師資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師資力量: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共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講師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1人。期中為民商法學專業授課的老師有4人,三個副教授和1個教授。他們分別是王德山、李長城、鄭文科、米新麗。
專業培養特色: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民商法學特色鮮明,依托我校財經類優勢學科,致力于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道路,在強調培養學生法律思維的同時,注重開展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同時,民商法學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理念,采取了案例教學、診所教育和法律援助等實踐教學方式,開辟了學生海外交換、雙語教學、國外學者講學等多種教學途徑,不斷拓寬國際視野,逐步形成開放式、國際化辦學理念,構造出了特色人才培養機制。
就業方向:
對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民商法學專業就業方向:民商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從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
培養目標: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職研究生民商法學專業培養目標: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需要,從法學研究、教學和法律實務的需要出發,培養理論功底扎實、知識面寬、具備一定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科研成果: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李長城科研成果:
:《刑事審判正義的法理思考》、《社會轉型時期疑難案例的制度性成因》、《加入 WTO 與國內反傾銷立法應對》、《論守法與法律的精神》、《淺議國企改制風險及法律對策》、《中國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挑戰》、《現代法律中的積極人生》、《競爭法中公開性原則的法理思考》、《中國反壟斷立法困境的社會成因及出路》、《我國競爭法中正當性研究》。曾主持的重點課題有:1、2006年受衛生部委托作為負責人主持“中國(四十個市、縣)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立法研究”課題;2、2008年作為負責人主持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業主權利與城市小區治理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