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jié)的復旦校園,清風習習,綠草茵茵。9月4日,校園里迎來了一批新復旦人。8000余名研究生新生分別在復旦大學邯鄲、楓林、江灣和張江四個校區(qū)同時報到,啟航人生新“研”途。
與“旦”相遇,一見傾“新”
當天上午,復旦大學副校長張人禾在研究生院、研工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來到邯鄲校區(qū)和江灣校區(qū)新生接待點,看望前來報到的研究生新同學,了解報到注冊情況,慰問服務在迎新一線的各院系和部處的工作人員。
張人禾與前來報到的研究生新生親切交談。來自意大利的留學生羅馬克同學用非常流利的中文向張校長介紹自己是國務學院國際關系專業(yè)的博士生,表示很開心能來到復旦學習。張人禾對他即將開始的異國生活表達了殷殷關切,并勉勵他在復旦學有所成。
張人禾對各院系新生報到情況、食宿、培養(yǎng)形式等非常關心,每到一個院系接待點都一一進行了解,并和各院系工作人員合影。
行至人類表型組研究院時,由于該院研究生今年是第一年獨立招生,張校長詳細了解其招生情況,并對學生培養(yǎng)與校車通勤、住宿上課等問題關切詢問。
2021級萌新們對于能夢圓復旦感到十分高興,并對未來的研究生新生活充滿期待。
來自材料科學系的2021級碩士研究生費思量,本科同樣就讀于復旦,通過考研為自己的復旦生涯續(xù)寫了三年。他對即將開始的研究生生活充滿憧憬:希望自己在研究生期間繼續(xù)研究本科開展的畢業(yè)設計課題,通過基礎課與實驗的學習與改進,在學術上向深度進發(fā)。學習研究之余,他也希望能繼續(xù)在樂手聯(lián)盟社團活動的樂隊生涯,同時結識更多的新朋友。
外文學院碩士研究生新生張奕凡,本科畢業(yè)于四川大學,研究生保送來到上海。對于這個來自北方的姑娘來說,相似的是跨越南北,不同的是成長階段。如今,張奕凡將繼續(xù)在自己感興趣的英美文學領域深造,她感恩川大的培養(yǎng),也對復旦未來更多的可能性躍躍欲試。“大學是一座迷宮,不一定要直奔中心而去”,這是她參加復旦夏令營講座時受益匪淺的一句話。英語于她而言不只是一門語言,更吸引她的是語言背后的文化與社會。在研究生階段,多讀原著,多聽講座,參與社會實踐,深入學術研究,憑實力演繹精彩人生,做一個熱愛生活的知性女孩,是她三年的規(guī)劃和追求。
護航有我,貼心迎“新”
為了保障研究生迎新工作順利開展,研究生院協(xié)同研工部、醫(yī)學研究生院、醫(yī)學學工部、信息辦、保衛(wèi)處、總務處、校醫(yī)院、心理健康中心等職能部門悉心設計,通力合作,提前對新生入學報到各項工作進行了周密安排,并通過研究生院官網(wǎng)、迎新系統(tǒng)、公眾號、郵件等平臺,及時發(fā)布相關信息。研究生服務中心作為咨詢后臺,保持每天連續(xù)開放,通過電話和郵箱等渠道為研究生新生提供政策咨詢和個案處理等貼心服務。學校還為留學生開通了電話咨詢、郵件咨詢、線上咨詢等項目,解答因疫情無法到校報到學生和家長的各類問題,提升人性化服務,幫助異國求學的同學們線上線下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
迎新期間,學校在上海各主要火車站提供接站服務,在校內(nèi)設行李托運領取處并安排擺渡車幫助新生運送行李。
學校進一步推進智能化迎新工作,通過數(shù)字迎新平臺提前完成入校審核。為了讓家長們及時了解孩子們迎新事項辦理進度,學校迎新服務頁面貼心地設計了家長專屬入口,只要輸入孩子的個人信息驗證后,即可查看。在迎新現(xiàn)場,學校今年采用移動端刷臉報到,新生通過“復旦迎新”微信小程序,根據(jù)提示要求刷臉認證即可完成報到,更加快捷智能。
根據(jù)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學校制定了一系列防疫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檢查14天健康報告和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合理設計各校門、校區(qū)接待點新生出入口,及時現(xiàn)場疏導,避免人員聚集。
學校還在現(xiàn)場準備了洗手液、消毒濕巾、口罩等防疫物品,用心用情織密織牢校園防疫網(wǎng),為新生順利報到保駕護航。
滬東高校派出所郭建忠所長也來到新生報到現(xiàn)場,他對學校迎新籌備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學校的各種防疫措施做得很到位,路線指引清晰,報到現(xiàn)場井然有序。
研究生院、研工部、組織部、團委、保衛(wèi)處、外國留學生工作處、校友會等職能部門在現(xiàn)場設立了報到咨詢點,各院系設立了報到事務接待點,為新生提供熱情細致的咨詢和報到服務。
信息辦制作了迎新大屏,可實時掌握新生報到情況。
總務處、保衛(wèi)處和各校區(qū)管委會等為新生報到提供了有力的后勤支持和安全保障。在學校各個部門的協(xié)同配合和迎新志愿者的積極參與下,迎新現(xiàn)場熱鬧而有序。
創(chuàng)意無限,花樣迎“新”
學校各院系迎新各具特色,精彩紛呈。
馬克思主義學院量身定制了附馬院LOGO的文件袋,附贈印有每位同學姓名的院徽一枚,還有學院吉祥物“真真”和“甜甜”現(xiàn)場助陣。
哲學學院精心準備了新生禮包:特色文創(chuàng)貼紙、院名衫、介紹學院學習生活的打卡紀念冊以及研究生會風采展示手冊。
泛海國際金融學院今年精心準備了新生入學照拍照處。在標志著“啟航”的藍色背景板前,金融專碩項目的同學們紛紛拿著項目吉祥物小牛與“我愛復旦”等舉手牌打卡,留下了作為研究生新生的第一張照片。
管理學院為新生準備了特色帆布袋、筆記本和管院吉祥物小熊,新生可以轉動轉盤,關注管院官方公眾和B站賬號。
經(jīng)濟學院、新聞學院等各式各樣的趣味道具供新生同學們拍照打卡,紀念這開啟嶄新生活的一瞬間。
數(shù)學科學學院準備了新生名冊,請新生在紅色本子上留下自己美麗的簽名。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準備了帶有院系元素的鑰匙環(huán)和口罩,佩戴上蔚藍的口罩,一眼就能在人群中分辨出該院系的新生。
化學系為新生制作了原創(chuàng)文創(chuàng)文件夾,在校學生還為2021級新生繪制了化學系專屬表情包。
物理系準備了量子盲盒和扇子,還為新生提供拍照留念服務。
萌“新”來襲,“研”途有你
復旦大學2021年共招收來自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研究生11168人。全日制研究生中,內(nèi)地學生8349人,港澳臺學生96人,國際學生466人,他們即將在這里踏上嶄新的征途。讓我們通過大數(shù)據(jù)來認識一下2021級研究生“萌新”們。
博學篤志交相勉,旦復旦兮心如故。當前,復旦大學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全面開啟“建設國家高精尖缺人才供給基地、培養(yǎng)掌握未來的高層次人才”的新征程。研究生新生們將傳承百年復旦精神,揚帆起航,在這里揮灑青春,成就夢想,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歡迎你們,新復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