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至17日,基礎醫學院第四屆科研年會在濟南召開。學院黨委書記趙福昌、院長高成江、博科集團董事長甘宜梧出席會議。
高成江在致辭中對專家學者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希望與會教師們廣泛進行學術交流,更加注重科研轉化。博科集團董事長甘宜梧作了“科學家經紀人團隊”的主題演講。趙福昌強調,要以“十四五”規劃為指引,堅持“三個面向”,進一步解放思想,做好產學研對接,加強與企業合作,進一步提升科研轉化率。基礎醫學院副院長高鵬圍繞本年度科研成果情況、科研項目經費、明年科研工作計劃等方面作了2020年學院科研工作總結。
隨后,6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方式作專題報告。四川大學何金汗教授作了《肝臟分泌因子在代謝性疾病中的作用》講座,他提到MANF-肝臟高表達的分泌蛋白可通過p38/MAPK信號通路促白色脂肪和米色脂肪棕色化,增加脂肪分解,抑制脂肪組織炎癥,以及MANF-Fc融合蛋白改善ob/ob肥胖小鼠模型胰島素抵抗的作用。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徐東分享了《產學研合作中的思路與體會》,他對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政策法規、產業轉化組織建設、產業化研究思維培育與思路設計、產學研合作交流技巧等方面進行了解讀。上海交通大學李斌教授作了題為《FOXP3+調節性T細胞與抗腫瘤免疫治療》的報告,聚焦腫瘤免疫療法的臨床原創靶點發現及機理研究,分享了新藥研發及臨床合作方面的經驗收獲。浙江大學管敏鑫教授作《以疾病為導向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報告,他以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這一疾病為例,詳細講述了致病基因發現,分子病理機制分析以及到臨床轉化干預的研究過程,生動闡述了如何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的實現路徑。中國科學院陳策實教授作《KLFS轉錄因子促進基底型乳腺癌》報告,揭示了調控三陰性乳腺癌進展的分子新機制。上海交通大學鐘清教授作了題為《自噬的生化解析和重建》的報告,通過對自噬這一細胞命運決定的關鍵通路的生化解析,詳細闡述了自噬體形成,底物識別,及與溶酶體融合的機制。
會議期間,學院31名科研團隊負責人(PI)圍繞研究團隊組成、研究背景、研究成果、研究思考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與分享,對提出的疑問進行了現場解答。
趙福昌圍繞“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研究生導師的基本素質要求”“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研究生導師的立德樹人職責”“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自覺踐行、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等6個方面作了《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湛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的專題報告。在報告中,他強調研究生導師要按照基本素質要求,切實做到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湛;要堅持師德為先、育人為本、質量為要建立一支師德師風優良、理論素養高,實際工作能力強的導師工作隊伍。研究生導師要牢守師德底線,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要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不斷開拓新思路,努力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閉幕式上,趙福昌希望參會教師認真把握“十四五”規劃中的新方向、學習新內容、拓寬新思路,以此開展科研工作,緊跟時代步伐,注重面向市場與企業開展合作。他強調,學院黨委要進一步做好保駕護航,為科研工作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