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專業簡介
水利工程是經濟建設基礎產業-水利中的重要專業領域之一。社會對該學科的專業人才需求日益擴大,學科發展及學生就業前景廣闊。它涉及到與水利工程相關的勘察、設計、評價、開發、利用、規劃、管理與保護。主要研究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基本理論、基本工作技能與操作方法以及這些理論、技術方法在生產中的具體應用。注重研究水資源開發中的水動力計算方法、水量評價、供求關系、水文地球化學特征與水環境問題;金屬礦產溶浸開采中的技術工藝及相關環境水文地質問題;與水利工程有關的各種地質災害與防治技術問題、巖土工程地質勘查與評價、水工結構問題;礦床開發中水資源中的涌水量技術、預測與評價,水量供需矛盾問題等。不斷完善專業技術方法,提高將專業技術方法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水資源與水環境
2.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
3.結構工程
三.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水利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獨立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從事本專業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的具備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的水利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具體目標: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較好地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艱苦奮斗、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的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了解水利工程領域國內外研究的前沿和發展動態,掌握本領域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專門知識,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和方法,具有創新人格和創新能力,具備獨立承擔水利工程勘測設計、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門外語,能夠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學科領域的外文資料,具有較強的國際交流、語言表達和外語寫作能力。
4.熱愛生活,身心健康。
四.課程設置
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學期 | 備注 | |||
一 | 二 | 三 | |||||||
學位課程 | 公共基礎課 | 10001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2 | √ | 必修5個學分 | ||
1000100410001005 | 英語(Ⅰ、Ⅱ) | 108 | 3 | √ | √ | ||||
專業必修課 | 12100052 | 數值分析 | 40 | 2 | √ | 4門課必修8個學分 | |||
12030110 | 應用水文地質學 | 40 | 2 | √ | |||||
12030109 | 地質災害分析與評價 | 40 | 2 | √ | |||||
12120110 | 巖土工程設計與應用 | 40 | 2 | √ | |||||
非學位課程 | 專業選修課 | 12030104 | 地下水污染與防治 | 40 | 2 | √ | 原則上提供不超過10門課程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研究方向選修至少10個學分(5-6門課)(學制為2年的6個學分) | ||
12030111 | 地球化學模式 | 40 | 2 | √ | |||||
12030102 | 應用水文地球化學 | 40 | 2 | √ | |||||
12030106 | 溶浸水文地質學 | 40 | 2 | √ | |||||
12030112 | 地熱水文地質學 | 40 | 2 | √ | |||||
12120201 | 高等混凝土結構理論 | 40 | 2 | √ | |||||
12120101 | 高等工程地質學 | 40 | 2 | √ | |||||
12120102 | 高等土力學 | 40 | 2 | √ | |||||
12120202 | 高等鋼結構理論 | 40 | 2 | √ | |||||
12120208 | 建筑結構選型 | 40 | 2 | √ | |||||
公共選修課 | 素質教育課(第二外國語60學時2學分;科研技能類、人文素養類課程為20學時1學分;體育30學時1學分)和跨學科選修課(30學時1學分) | 4 | 至少4學分 | ||||||
補修課程 | 針對跨專業錄取的研究生,由研究生指導教師指定 | 不計學分 | |||||||
必修培養環節 | 生產實踐 | 6 | 任一環節未完成將不能申請答辯至少8個學分 | ||||||
文獻綜述 | 1 | √ | |||||||
開題報告 | 1 | √ | |||||||
畢業總學分 | 35 |
下一篇: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