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研究生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工作質量,嚴謹規范做好學位論文線上答辯工作,特制定本規范。
一、基本原則要求
1.學位論文線上答辯與傳統的線下答辯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兩種不同答辯形式,發揮同等作用,保證同等質量。
2.線上答辯遵循學位論文答辯管理相關規定,并遵循保密規定(涉密學位論文不得采取線上答辯方式)。
3. 本著嚴謹規范的原則,試行階段線上答辯實行培養單位審批、校學位辦備案制度。
二、審批備案流程
1.所有擬畢業研究生均需在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答辯申請;擬進行線上答辯的研究生還需首先征得導師同意,特殊情況經培養單位研究可統一開展線上答辯,培養單位應對答辯秘書開展線上答辯相關技術和管理流程培訓。
2.研究生、導師和答辯秘書共同制定線上答辯方案(格式見附件)與《答辯委員會組成審批表》一并提交審核,提前一周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培養單位網站等公告(答辯地點欄填視頻會議ID)。
3.培養單位將線上答辯審批情況匯總提交校學位辦備案。
三、人員設備配置
1.除規定人員外,線上答辯還應配備技術專員,負責相關網絡技術支持和服務,協助答辯秘書做好會場組織工作。
2.線上答辯采取視頻方式進行,答辯人、答辯委員會成員和答辯秘書等應具備線上答辯需要的計算機、攝像頭、麥克風或移動設備等硬件以及流暢穩定的網絡環境。
3.參與答辯人員應同時安裝調試好2種線上答辯軟件(如騰訊會議、釘釘視頻會議、ZOOM、地大視訊等),答辯秘書和技術專員要提前調試好不記名投票軟件(如問卷星、金數據等)和錄屏或錄像軟件。
四、線上答辯前準備
1.答辯秘書和技術專員至少提前一天建立QQ群、微信群,組織答辯人、答辯委員會成員等共同進行答辯演練,調試硬件設備,熟悉軟件操作,明確答辯流程和注意事項。
2.答辯秘書、技術專員和答辯人至少于答辯開始前30分鐘進入視頻會議室,對軟硬件進行調試,并測試PPT播放、屏幕分享、錄像等功能,答辯人做好答辯準備。
3.答辯開始前15分鐘,答辯委員會成員進入視頻會議室,調試好軟硬件設備,答辯秘書和技術專員逐一檢查答辯委員會成員的音頻和視頻效果,答辯委員會成員做好相關準備。
4.答辯開始前10分鐘,答辯督導員、觀摩師生等實名制進入視頻會議室,配合技術專員關閉視頻和語音功能,做好觀摩準備。
五、線上答辯流程
1.報告答辯相關情況。答辯秘書開啟視頻錄制,報告答辯委員會組成和答辯人情況,要求答辯人360度視頻展示答辯環境,經答辯委員會檢查無異議后,邀請答辯委員會主席主持答辯。
2.答辯委員會主席按照答辯程序主持答辯。(1)導師介紹研究生情況;(2)答辯人宣讀獨創性申明,PPT報告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碩士生時長一般為30至40分鐘、博士生時長一般為40至50分鐘);(3)答辯委員會成員就論文有關問題提問,答辯人答問;(4)宣讀評審(評閱)專家意見及導師對學位論文的學術評語;(5)休會,暫停視頻錄制,答辯委員會舉行內部會議,可采取其余人員退出視頻會議或答辯委員會另行進入其他專設視頻會議討論方式。答辯委員會進行評議后,采用投票軟件無記名投票,就是否通過論文答辯、建議授予學位作出決議,答辯秘書保留投票結果截屏。(6)復會,開啟視頻錄制,答辯委員會主席宣布表決結果和決議,答辯人致答謝詞后,主持人宣布答辯結束,停止視頻錄制。
六、線上答辯要求
1.答辯人應在獨立、安靜、整潔、明亮場所答辯,參與線上答辯人員應保持莊重、嚴謹、開放的答辯環境和氛圍。
2.答辯人及答辯委員會成員答辯過程中不得接聽電話,個人通訊工具全程關閉或保持靜音模式。
3.答辯過程中答辯人應全程分享屏幕,答辯委員會成員根據答辯需要開啟或關閉視頻、語音功能。
七、答辯檔案管理
1.電子檔案存檔。答辯電子檔案主要包括線上答辯方案、會場截圖、答辯視頻(命名規則:學院代碼_學號_姓名.后綴)、不記名投票結果(含答辯評分)截圖等電子文檔。其中會場截圖應是包括答辯人、答辯委員會成員視頻圖像同框的截屏圖。答辯電子檔案由答辯秘書負責收集整理(1人1個文件夾,命名規則:學院代碼_學號_姓名),答辯結束3日內提交學院研究生秘書存檔。博士學位論文的答辯視頻還需由學院研究生秘書匯總后提交校學位辦存檔。
2.紙質檔案存檔。需要存入學生個人檔案和存入檔案館的紙質檔案,研究生、答辯秘書、導師及答辯委員會主席必須親自簽名,可于研究生返校后辦理;其他需要簽名但因疫情影響無法現場簽名的可直接打印有關姓名。
3.紙質檔案打印前的電子化傳遞。通過管理信息系統產生、傳遞、審核的材料要嚴格審核責任,誰審核誰負責;其它紙質檔案電子化傳遞原則上采用PDF格式,按照誰審核誰傳遞的原則逐級傳遞。
八、本試行規范自頒布之日起實施,由研究生院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