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培養高素質的基礎教育學校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專任教師和管理人員。具體要求為: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2.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和扎實的專業基礎,了解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3.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勝任并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
4.具有發現和解決問題、終身學習與發展的意識與能力。
5.能較為熟練地運用一種外國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文獻資料。
二、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其中報考教育管理專業領域者需有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三、學習年限
學習年限一般為2-4年。
四、課程設置
課程分為學位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和教育實踐研究。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
(一)學位基礎課 (12學分)
1.外語(2學分)
2.政治理論(含教師職業道德教育)(2學分)
3.教育原理(2學分)
4.課程與教學論(2學分)
5.教育研究方法(2學分)
6.心理發展與教育(2學分)
(二)專業必修課(12學分)
1.學科課程與教材研究(2學分)
2.學科教學設計與實施(2學分)
3.自設課程(4門,8學分)
自設課程由培養院校根據培養目標和學科特色自行設置。可開設提高學生學科素養的學科素養類課程,或提升學生教學評價與實踐反思能力的教學評價與反思類課程,或增強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信息技術類課程。
教育管理專業領域可結合本校學科優勢和本地教育實際開設兩門專業必修課替代學科課程與教材研究、學科教學設計與實施,學分不變。
(三)專業選修課 (6學分)
1.專業理論知識類課程
2.教學專業技能類課程
3.教育教學管理類課程
每一類專業選修課至少設置2門課程,每門課程1-2學分。
(四)教育實踐研究(6學分)
教育實踐研究應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實踐,開展教學設計、教育調查、案例分析、班級與課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可重點安排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實踐案例研究:研究自身教學或管理實踐,撰寫案例研究報告。
2.教育觀察反思:進行課堂觀察或教育活動觀察,完成至少10個詳細的教育觀察報告,并附相應的完整觀察視頻。
3.教學專題研究:針對本學科、本崗位的教育教學實踐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形成5000字的研究報告。
五、培養方式
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采取雙導師制,校內導師與校外實踐導師共同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根據培養目標、課程性質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在教學中關注實踐與反思,采取案例教學、模擬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注重課內與課外學習相結合,關注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創新學習;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教學技術手段,開展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
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多種培養方式,學生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得少于6個月。
六、學位論文及學位授予
(一)學位論文選題應與專業領域和方向相一致,來源于基礎教育學校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二)學位論文應符合研究規范并凸顯應用價值,論文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如專題研究論文、調查研究報告、案例分析報告等。論文正文部分字數不少于2萬字。
(三)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級教師職稱的基礎教育學校或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或教學研究人員。
(四)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委員會審核,授予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七、其他
培養院校應參照本培養方案制定非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各專業領域和專業方向的培養方案。
上一篇: 浙江師范大學關于做好2018年農村師資教育碩士任教期滿考核審核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