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1.消滅階級和階級對立,( )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設想的關于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目標。
A.各取所需,按需分配 B.消滅貨幣商品
C.國家消亡 D.個人自由全面發展
參考答案:D
2.X1和X2分別代表兩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現收入不變,消費者的預算約束線以A為中點旋轉,問x1( )和x2( )價格如何變動。
A.變小,變大 B.變大,變小
C.變小,不變 D.變大,不變
參考答案:C
3.中央銀行選擇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時,不考慮因素( )。
A.貨幣政策的中介指標必須能為貨幣當局加以控制。
B.政策指標與最終目標之間必須存在穩定關系。
C.政策指標受外來因素或非政策因素干擾程度較大。
D.央行能及時獲取有關指標的準確數據
參考答案:C
4.古典利率的決定條件是( )。
A.投資需求和儲蓄意愿均衡
B.IS曲線和LM曲線相交
C.貨幣供給和需求均衡
D.可貸資金供給和可貸資金需求均衡
參考答案:A
5.不能用于解釋大多數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出現財政支出規模增長的趨勢。( )。
A.政府活動擴張論
B.梯度漸進增長論
C.經濟發展階段論
D.公共物品增長論
參考答案:D
6.稅收的基本特征( )。
A.無償性、強制性、固定性
B.強制性、有償性、固定性
C.強制性、無償性、專款專用性
D.專款專用性、無償性、固定性
參考答案:A
7.最終產品進口名義稅率不變,對進口原料征稅降低,該名義匯率的保護作用(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不確定
參考答案:A
8.根據最優貨幣區,最優貨幣區理論的條件包括( )。
①要素市場融合 ②價格與工資彈性 ③商品市場高度融合
④國際收支順差 ⑤宏觀經濟協調與政策融合 ⑥金融市場融合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參考答案:D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2分)
1.總供給曲線
2.邊際產量
3.政府采購制度
4.匯兌心理理論
三、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試述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的基本內容。
2.簡述政府財政投資的特點。
3.什么是名義利率?什么是實際利率?請寫出這兩個概念的關系式。
4.簡要分析風險資本的投資過程。
四、論述與計算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簡述政府干預的必要性,如何界定適度政府干預?
2.什么是貨幣市場的均衡理論?已知消費函數為C=100+0.8Y,投資函數為I=200-6r,貨幣需要為L=0.2Y-4r,貨幣供給為M=200,價格水平為P=1,寫出IS-LM模型具體方程并求解均衡的國民收入(y)和均衡的利率(r),如果貨幣供給由200增加到240,均衡國民收入會如何變動?簡要說明引起這種變化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