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28日,由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主辦的第94屆全球車輛技術旗艦會議(2021 IEEE 94th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2021-Fall)如期在線召開。我校人工智能學院車聯網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EV-Road-Grid:Enabling Optimal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ath Considering Wireless Charging and Dynamic Energy Consumption》斬獲大會“唯一最佳論文獎”(IEEE VTC2021-Fall 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論文第一作者為張延宇副教授,通信作者為周毅教授,論文共同作者為周書奎(2019級研究生)和饒新朋(2020級研究生)。IEEE VTC全球車輛技術大會是信息技術領域的旗艦學術會議,每年分春秋兩季舉行,至今已有47年的歷史,其內容涵蓋了車聯網、協作通信、邊緣計算、車路協同、數字孿生以及智慧交通等多個研究領域。IEEE VTC每年僅評選2篇最佳會議論文獎,本屆(第94屆)大會從474篇論文中嚴格選拔,最終遴選出1篇大會最佳論文獎,獲獎率僅為0.2%。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近年來,電動汽車銷量快速增長,但充電時間長、續航里程短、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造成了電動汽車用戶的“里程焦慮”問題,不利于電動汽車的普及。車聯網團隊獲獎論文《EV-Road-Grid:Enabling Optimal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ath Considering Wireless Charging and Dynamic Energy Consumption》綜合考慮人、車、路、網等要素的高效協同,提出一種新穎的電動汽車最優充電路徑模型。該模型根據路網、電網和電動汽車的態勢感知數據以及用戶的個性化出行需求與偏好,實現了最優路徑的智慧決策。論文前瞻性地研究了未來動態無線充電技術對電動汽車用戶出行的影響。
該團隊將繼續聚焦“多網融合”關鍵技術,研究電動汽車與路網、電網和社交網絡的互動機制和優化方法,著力解決“車-路-網”異構協同的“卡脖子”技術問題,助力大規模電動汽車安全入網,增強電網運行的安全性,提高路網通行效率,增強電動汽車用戶體驗,為我省“交通強國”戰略提供技術支撐,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