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各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培養指導專家委員會:
根據《華南理工大學全面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華南工研〔2021〕20號)精神,為完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進一步規范研究生培養管理,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學校決定從2021年6月起,開展2021級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養方案類型
(一)2021級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學術學位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二)2022級本博(本碩)創新班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籍為本科的創新班學生可在大四階段開始提前修讀研究生課程。各院(系)應為其制定創新班研究生階段(含修讀研究生課程階段)的培養方案。其中,本博創新班參照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本碩創新班參照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式。
(三)2021級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四)2021級卓越班研究生培養方案。
以上類型培養方案除工程博士是由各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培養指導專家委員會制定外,其余由院(系)制定或修訂。
二、具體要求
(一)新增《中國美學名著經典研讀》公共選修課
為貫徹落實《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深化研究生美育教學改革,提升研究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增強美育服務社會能力,從2021級起新增研究生公共選修課《中國美學名著經典研讀》(課程代碼為S0004101),32學時,2學分,開課學期為第一學期,課程面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開放。請各院(系)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將此門課程添加至培養方案的公共選修課清單中。
(二)學術學位研究生
直博生和本博創新班研究生公共必修課《國際會議交流與學術論文寫作》(課程代碼統一為B0002020),學分由4學分(64學時)調整為3分(48學時);專業選修課與公共選修課合計學分調整為不低于10學分,調整后課程總學分仍為不少于32學分,具體設置如下:
表 直博生、本博創新班研究生課程體系構成
課程類型 | 課 程 | 學分要求 |
公共必修課 | 1)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2學分;2)自然辯證法概論,1學分;3)國際會議交流與學術論文寫作,3學分。 | 6學分 |
專業基礎課 | 學院內一級學科或跨一級學科設置的專業基礎類課程 | ≥16學分 |
專業選修課 | 1)本學科和跨學科專業單列的博士、碩士專業選修課;2)跨一級學科的專業基礎課(至少一門)。 | ≥10學分 |
公共選修課 | 1)跨學院基礎類課程(含實驗課);2)全校性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培養類的課程。 | |
補修課程 | 凡跨一級學科、專業錄取的直博生,應在導師(或導師組)指導下補修本專業的本科主干課程。 | 不計學分 |
除上述要求外,學校不再做其他修訂要求,各院(系)可根據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另作調整,并經院(系)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后提交。
(三)專業學位研究生
1.非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
非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類別(不含城市規劃、建筑學)課程體系、課程學分等要求須按最新各類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制訂的培養方案的指導性意見執行。城市規劃和建筑學專業學位類別研究生學分等要求可參照國內相關高校設置。如無調整可參照2020級培養方案,并經院(系)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后提交。
2.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
2021級工程碩士、工程博士研究生按照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能源動力、交通運輸等專業學位類別進行招生、培養和學位授予。
(1)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2021級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與2020級總學分要求一致。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按專業學位類別(領域)修訂,由相應領域所在院(系)負責組織實施。2021級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類別相應領域(方向)招生院(系)情況見附件1。如無調整可參照2020級培養方案,并經院(系)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后提交。
(2)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2021級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總學分不少于11學分,與2020級總學分要求一致。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按專業學位類別制定,由各類別專家委員會分別負責組織實施,如無調整可參照2020級培養方案,并經各類別專家委員會討論通過后提交。
(四)其它
①研究生各培養環節須嚴格按照《華南理工大學加強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實施辦法》(華南工研〔2021〕18號)執行。
②專業實踐組織和實施須按《華南理工大學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執行。
③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應有相關行(企)業專家參與。
④各院(系)應積極推進研究生課程思政、美育、體育等教學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研究生政治素養和綜合素質。
三、時間安排
6月25日前,各院(系)(類別專家委員會)修訂培養方案。
7月1日前,院(系)教務員通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提交培養方案(并提交紙質版),如有新開課程的連同新開課程教學大綱(含紙質版和電子版)報研究生院。
7月上中旬,研究生院對培養方案進行審查。
四、聯系方式
(一)五山校區和國際校區
1.學術學位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
聯系人:鄭楓(五山校區篤行樓北座217室)
聯系電話:020-22236969電子郵箱:zhengf@scut.edu.cn
2.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
聯系人:盧開聰(五山校區篤行樓北座217室)
聯系電話:020-22236911電子郵箱:kclu@scut.edu.cn
3.五個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
聯系人:張莉莉(五山校區篤行樓北座202室)
聯系電話:020-87110152電子郵箱:yjzll@scut.edu.cn
(二)大學城校區
聯系人:薛峰(大學城校區B1-411A室)
聯系電話:020-39380095電子郵箱:xuefeng@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