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考研網】4月21日,第一批校級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頒獎及分享交流會在階二教室舉辦。獲批示范課程的優秀教師團隊代表及研究生授課教師代表參加了交流會。會議由研究生院副院長寧昕主持。
為全面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堅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研究生院組織開展了西北工業大學第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評選工作,最終選樹16門示范課程及16位(支)優秀教師(優秀教學團隊)。本次交流會旨為教師們搭建交流平臺,充分發揮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推進我校研究生“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
會上,寧昕副院長首先宣讀了“西北工業大學第一批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獲獎名單”,并向各位獲獎教師代表表示祝賀。隨后他介紹了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情況,希望獲獎老師們發揮示范效應,繼續深入挖掘我校思政元素,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打造好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隨后,參會的獲獎教師代表圍繞各自課程思政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交流。航空學院徐艷龍老師分享了《結構振動模態分析》課程利用科研育人,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和航空報國精神教育。航空學院夏露老師介紹要實現潤物細無聲的課程思政所開展的具體工作。航天學院葛致磊提到《系統辨識》課程思政教育的兩個重點:一是從課程的應用背景出發,結合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自主創新之路,引入大國工匠,講述校友故事,進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敬業價值觀,二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觀,鼓勵研究生進行探索并且創新,增強其敢于向未知情況發起挑戰的信心。
航海學院張進軍老師專門就“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提出課程思政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愛崗敬業”的培養要求。材料學院李付國老師所負責的《材料加工過程的數值模擬》課程在學校課程思政項目的支持下,從客觀規律中總結學術思想與思政要素,做到思維模式、數理方程和思政要素的深度融合、無縫銜接。
機電學院張帥老師談到作為教師首先要主動的了解、學習國家發展的方針和方向,不斷提升個人的文化、思想、道德修養。動力與能源學院王儼剴老師從研究生本身的特點出發,在此學情背景下,課程從“組成思想進步的共同體”“在科研育人中,落實專業知識和報國情懷的融合傳承”“提高政治站位,課程教材既是專業書,也是政治書”“線上&線下,思政不間斷”“在勞動中,提升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能力”這五點出發開展思政教育融合。
最后,數學與統計學院徐根玖教授以“國防特色高校研究生課程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為題進行了經驗交流分享。徐根玖老師首先結合工大實際及個人體會,深入淺出的講解了課程思政概念的形成與發展。隨后,徐老師介紹了研究生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他提出要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為抓手,建設不同門類課程授課模式下的教學案例,運用新媒體教育資源和手段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設計國防特色高校研究生課程“課程思政”總體思路。最后從《博弈論基礎》課程出發,介紹了思政觸點的挖掘、建立的典型思政案例庫,典型思政點匯編。徐老師的經驗分享交流讓在場的老師們都受益匪淺。
此次分享會促進了學校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情況的溝通交流,為進一步推進我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是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研究生院將以此次校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評選為契機,進一步推廣研究生課程思政改革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優秀教師、優秀教學團隊、示范課程的示范引領和輻射推廣作用,不斷激發各教學單位和教師積極主動開展課程思政改革的動力,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400-188-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