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立的基礎
北京化工大學于2014年4月在京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學國際軟物質研究中心,依托自身在生命及材料學科及產業的優勢,瞄準生命、環境和能源等重大領域中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和重要材料創制等目標,圍繞合成生物學、多尺度模型化方法應用和化學組裝催化等重點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在北京化工大學國際軟物質中心的基礎上, 北京化工大學于2015年6月向市教委申請成立“北京市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研究中心”,于同年9月獲得批準,正式運行。
中心成立意義和建設目標
高精尖創新中心將密切圍繞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需求,結合北京自身需要,確立以北京化工大學為依托平臺,為北京市科技發展戰略的總體布局服務,結合地緣優勢與政策扶持,積極探索科研機構先進建設理念與發展模式,以推動學科發展與人才隊伍建設。中心將著眼于軟物質領域前沿科學,致力于成為一個吸引和培養一流人才的國際化教育平臺,創造軟物質領域一流科研成果的研究基地,為提升北京市及我國在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和保持可持續發展提供源頭創新。
組織結構
依據《北京市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計劃》等文件精神和要求,根據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創新中心的建設任務目標,以尊重科研工作,尊重科學家為原則,合理設置管理機構,規范管理工作。高精尖創新中心組織構架包括:中心主任,執行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三個學術分中心。
各部門職能
1. 中心執行委員會是創新中心建設與運行的管理和決策機構,以北京市政府為理事長單位,以國家相關部委等為理事單位,創新中心主任為理事會成員。其職能主要包括:聽取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的專題報告,指導并批復創新中心的總體發展規劃;審議并批準創新中心的主要機構設置;督導創新中心的建設進展與成效等。中心主任應主持由創新中心及其機構主要負責人等參與的工作會議,全面負責創新中心的規劃、建設、管理和運行;向理事會報告總體發展規劃、階段工作進展和主要建設成效等;聘請創新中心副主任部署學術委員會的咨詢和評估工作;參考學術委員會的反饋意見,聘請和考核學術團隊負責人。
2. 學術委員會是創新中心發展戰略咨詢和評估的學術機構,主要邀請國際頂尖科學家、領域專家、創新中心分主任等擔任委員。其職能主要包括:指導和建議創新中心的發展戰略、研究方向與建設方案;發現和推薦創新中心發展需要的國際頂尖人才與優秀青年才俊;評估核心崗位應聘者的學術水平和發展潛力;評估核心成員的研究計劃和成果水平;評估創新中心的建設成效和整體水平;向國際學術界、國際產業界和國際科技獎勵機構介紹并推薦創新中心研究成果等。
3. 各學術分中心負責對下屬各研究團隊進行管理,并規劃學科發展方向,人才引進等。分中心主任由創新中心主任聘請,主持由研究部主要負責人、團隊帶頭人等參與的工作會議,全面負責執行中心的規劃、建設、管理和運行;報發展方向、建設方案、階段進展和建設成效等;建議學術委員會的咨詢和評估工作;參考學術委員會的反饋意見,聘請和考核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