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的国产精品_国产一区在线不卡_国产亚洲1区2区3区_国产精品久久网站

我國化學纖維學科奠基人、科學家和教育家錢寶鈞

  創辦新中國第一個化纖專業

  錢寶鈞先生生于1907年,于1951年參加東華大學(時名華東紡織工學院)的籌建,從此結下了與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不解的情緣,并把整個后半生都貢獻給了學校,貢獻給了新中國化學纖維事業以及紡織教育人才培養。

  解放初期,我國的紡織工業原料主要依靠天然纖維的棉、毛、麻、絲,遠遠不能滿足億萬人民穿衣的需要,出路何在?錢寶鈞先生敏銳地意識到當務之急是發展化學纖維工業。

  (錢寶鈞在工廠實習)

  在1950年的全國化工會議上,錢寶鈞先生毅然提出了發展國內化學纖維工業的主張。他還意識到,要發展化纖工業,必須教育先行。為此,他于1954年與化纖專家方柏容教授聯名上書紡織工業部,建議在華東紡織工學院(東華大學的前身)創辦新中國第一個化纖專業。這是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解決“棉糧爭田”矛盾的最優解之一。這份建議當年獲批,并招收培養第一批54名化纖本科生,極大緩解了我國化纖人才短缺問題,為1970年代以后我國大力發展化纖工業播下了“火種”。

  錢寶鈞在上世紀50年代初開創了我國以棉絨為原料的黏膠纖維研究,特別重視纖維測序問題。錢寶鈞的學生、退休教師陳雪英說:“要提高纖維結構性能,首先你要了解這個纖維的結構是什么樣子。錢寶鈞建立了用密度的方法來測定纖維素纖維的分布。”在此基礎上,錢寶鈞先生帶領李繁亭等老師,指導研究生顧利霞開展超強黏膠簾子線的成型工藝和纖維結構性能的研究,曾解決我國第一家萬噸級黏膠簾子線廠工藝技術上的不少難題。退休教師顧利霞說:“錢先生的取題都是緊密的與國家的需要、跟人民的需要所結合起來的。”錢寶鈞還在校內建立了化學纖維研究所及實驗工廠,使之成為我國最早的培養從事化纖研究以及從事化纖工業的高層次人才的教學和科研基地。

  過去的科研條件遠不及現在。錢寶鈞在科研工作中一次又一次地“迎難而上”。沒有儀器,就靠著手頭簡陋的工具自制;經費不足,就省吃儉用自費研究。退休教師陳彥模說:“錢先生特別重視自制儀器,很多化學實驗儀器都是他親手制作。他告訴我們,自制儀器不僅能準確匹配實驗需求,還能進一步啟發創新思維。”他親自動手,與機械師傅一起,把一個個零部件制造出來,遇到電氣自動化裝置上的難題,就把自己的家人叫到實驗室來,一起裝配,反復試驗;沒有經費,就自己花錢購買原材料。經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不斷改進,終于在1976年研制成功第一臺纖維熱機械分析儀。

  當時,他已是70歲高齡。這臺儀器,對“化學纖維成形工藝理論和纖維結構性能”的研究,特別是在“碳纖維原絲結構對碳纖維結構性能的研究”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989年美國著名碳纖維專家Defumdoph教授來中國講學,看到這臺儀器后,連連稱贊說:“我的碳纖維研究工作正需要這臺儀器呢。從這臺儀器的研制成功,就可以看出你們在碳纖維研究方面有著相當高的水平了。”如今,纖維熱機械分析儀已成為研究纖維內在結構性能的一個重要檢測儀器。

  (錢寶鈞在岳飛墓照壁前留影)

  年齡并沒有阻止錢老向著科技高峰邁進的步伐,在步入80歲高齡之時,他又不畏艱難開始了纖維大分子纏結理論研究,這是當時國際領先的科研項目。錢老對高分子的纏結理論提出了新的論據,并帶領學生在自制的儀器設備上得到驗證,使大分子纏結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紡織纖維科學研究和教育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誨人不倦育萬千桃李

  1959年,新中國批準一批高校開展研究生教育工作,錢寶鈞先生作為分管校領導,及時抓住機遇,學校當年共四位導師、招收了五名研究生,開啟了我校研究生教育與培養工作的大幕。

  錢寶鈞先生首批招收了王慶瑞,此后還有顧利霞、李繁亭等一批青年才俊,他傾心培育,結出累累碩果。如王慶瑞老師后來從事“側序分布”的概念以及多種測定側序分布的方法,為化學纖維科研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組裝成人工腎血液透析器,作為腎衰病人的治療器具,獲得了國家發明獎。顧利霞老師解決了聚酯纖維與天然纖維混紡染色時損傷天然纖維的難題,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李繁亭老師作為主力之一參加了國家六五七大重中之重項目--滌綸長絲高速紡絲工藝與設備研發,助力學校首次以第一單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時,即將擔任院長的錢寶鈞先生看到了科學的春天,積極招收培養研究生,當年招收到程正迪、潘鼎和胡學超等人,均為我國化學纖維工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1981年,在錢寶鈞先生的帶領下,學校獲批首批博士、碩士和學士三級學位授予單位,他和其他3位教師獲批全國首批博士生指導教師(全國1196名)。1985年他卸任校長職務,擔任名譽校長,仍不忘學校發展和研究生培養。

  (錢寶鈞和研究生們在一起)

  在學生培養方面,錢寶鈞先生尤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退休教師章潭莉老師曾說:“(錢先生教育我們)科學研究工作就必須將生產、實踐放在第一位,因為我們是工科大學,必須要生產和實踐相結合。”張瑜老師說道:“現在畢業的學生應該要多一些實踐,因為有了一些理論還是要到實地廠里去實習比較好。”錢老先生是一位平易近人熱愛事業和生活的普通人,一直不倦工作至九十高齡,老而彌篤志且益堅,將畢生積蓄捐作學校的科研教學獎勵基金。

  “中國化纖事業無不滲透著錢老的心血,正是錢老在困難時期仍不忘初心的堅持下,才有了中國化纖的今天。”錢老學生、退休教師王依民說,新一代東華人要傳承錢老的精神,開創一個屬于中國化纖的明天。

  最好的紀念是傳承 最高的致敬是奮進

  在錢寶鈞先生教育思想和科學精神的感召下,東華大學師生在新世紀圍繞國家戰略和國計民生,持續攻關、解決難題,新世紀以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29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科技和管理人才,突破國外在高性能纖維領域對我國的封鎖,助力我國于2021年初宣布“初步建成紡織強國”。

  進入新時代,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與高等教育產生了嚴重沖擊,學校主動求變、積極應變:一方面成立錢寶鈞學院,圍繞“新興專業孵化器、改革措施實驗田、人才培養新標桿”定位,建設成為東華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示范區。另一方面加強研究生院建設,推出“一條主線、三個堅持、兩大計劃和六大工程”的“1326”綜合改革思路,大力開展高質量研究生教育改革,全力建設一流研究生教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離不開一代代知識分子的愛國奉獻。“錢先生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他開啟了中國紡織事業的新時代,為織就錦繡中華注入了畢生心力。”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學生張志看了錢寶鈞事跡后說道,“我們當代青年要有發憤圖強之精神,要有強我中華之責任和當代青年之擔當,吾輩當自強!”

  從解放初期至今,70年砥礪奮進,70年風雨兼程,東華大學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愛國奮斗,建功立業,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到波瀾壯闊的國家和民族事業中,在愛國奉獻中書寫精彩人生。

  今天,站在新發展階段,我們將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更加積極地傳承錢寶鈞先生的“不為一己求安樂、愿做別人嫁衣裳”的奉獻精神和高尚品格,傳承他踐行一生的“五愛精神”、并把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融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砥礪前行、奮斗不止,為東華大學新的跨越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一篇:東華大學召開“正泰杯”第七屆中國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與創意設計大賽宣講會

下一篇:東華大學召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管理類公共課開設研討會

在職研究生

常見問題

更多
全國在職研究生報名咨詢電話

400-188-0979

快捷報名

更多
錯誤提示在這
錯誤提示在這
錯誤提示在這
提交信息
提交成功顯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曲县| 普宁市| 宁波市| 陈巴尔虎旗| 扬州市| 长垣县| 江津市| 武鸣县| 九龙县| 太仆寺旗| 嘉荫县| 沿河| 获嘉县| 格尔木市| 南陵县| 嘉鱼县| 崇礼县| 炎陵县| 那曲县| 板桥市| 林口县| 西丰县| 涟水县| 富源县| 巍山| 日喀则市| 纳雍县| 简阳市| 正阳县| 崇左市| 老河口市| 淅川县| 唐山市| 台中县| 宁明县| 黎城县| 惠水县| 井冈山市| 安庆市| 玉林市| 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