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14:30,在體育科學學院425學術報告廳舉辦了體育科學學院第53期嶺南研究生學術論壇。本次論壇由段銳教授、朱玲副教授指導。論壇的主題為“運動與健康”,匯報人是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張福龍,在讀碩士研究生馮舒、劉思琪。
張福龍
張福龍在《骨骼肌再生和衛星細胞命運決定》中,首先對衛星細胞的形態、結構與功能進行了介紹;其次闡述骨骼肌損傷修復的主要過程,衛星細胞作為骨骼肌干細胞,在肌肉損傷修復過程的命運決定,以及運動促進骨骼肌健康的可能機制;最后得出結論:運動鍛煉可以促進骨骼肌的健康衰老。
劉思琪
劉思琪在《血流限制訓練與睪酮》報告中,首先提出抗阻訓練結合BFR可以誘導出與高強度抗阻訓練相似的適應性特征表達,但其強度較低。同時BFR運動被認為可以應用在不能忍受高強度阻力訓練中而施加的大機械負荷的人群;其次他認為如果訓練過程中的對象是針對心肺能力較弱或者老年群體時,則要謹慎考慮是否選擇血流限制訓練,因其低強度的訓練就會引起的心率和血壓顯著增高,且使用不當可能產生高風險;最后他強調對血流限制時間需要精準把握,在一定范圍內,隨著訓練過程中加壓的壓力越大,而造成的皮下出血就會越多,從而形成暫時性麻木等癥狀,因此血流限制不可超過30min。
馮舒
馮舒在《運動與癌癥》中以運動抗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為主題作為切入點,根據相關文獻表明,運動訓練在嚙齒動物身上反復被證明可以降低腫瘤發病率和抑制腫瘤生長;流行病學表明閑暇時間的體育鍛煉可以降低至少13種不同類型癌癥的風險;增加體力活動可以通過對肌肉質量、功能和新陳代謝產生積極影響,減少與治療相關的毒素,從而使癌癥患者受益。此外,訓練可以改善氧化代謝,最大限度地利用底物來對抗代謝障礙。
本期研究生學術論壇以“運動與健康”為題,向同學們表明體育運動是促進身心健康的一個重要方式,讓同學們對“運動與健康”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