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的
《行政學方法論》作為行政管理專業的核心學位課程,主要側重于考查學生對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選題、研究設計、數據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研究報告與論文撰寫的掌握、理解與運用情況。
二、考查要求
專題一、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
1. 掌握
科學的概念及其外延;理論的內涵與特點;歸納式推理與演繹式推理;公共管理學科的目的與特點;
2. 理解
理論與科學研究的關系;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科學精神 的含義;研究范式的內涵與意義;
3. 運用
公共管理研究的三級范式;
專題二、研究設計
1. 掌握
研究設計的基本任務與核心內容;科學研究的目的及研究類型;研究變量的定義及其分類;分析單位的內涵及其類型;基于時間維度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類型;實證研究與規范研究的內涵;定性研究法及其內涵;定量研究法及其內涵;研究取樣及其相關概念;信度的定義及其類別;效度的定義及其類別;
2. 理解
研究設計的內涵;科學研究過程的內涵;選題的研究價值評判;研究假設的作用;好的研究假設的特點;研究取樣的基本原理;研究取樣的基本原則;
3. 運用
科學研究的過程;研究設計的基本要素;研究變量選擇設計及其注意事項;研究假設的形成過程;定量研究法確定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研究取樣的基本方法;樣本量確定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研究信度的評判標準;
專題三、數據資料收集方法及實施
1. 掌握
文獻法的概念及其特點;訪談法的含義及其特點;根據訪談進程的標準化程度的訪談法分類;問卷調查法的含義及其優點;問卷調查法的適用范圍;基于形式的問卷分類;問卷的結構;實驗法的內涵及其基本要素;實驗法的特點;實驗的內部效度與外部效度;
2. 理解
文獻的概念及其分類;文獻法的作用;文獻綜述的基本要求;訪談的方法論意義;訪談法的意義及其局限性;訪談法的分類;問卷調查法的局限性;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問卷指導語的功能;問卷的問題類型;問卷問題的結構;問題表述的基本原則;實驗法的局限性;實驗法的分類;實驗法的影響因素;
3. 運用
文獻法的實施過程;文獻檢索的工具、途徑、方法和步驟;訪談法的實施程序與步驟;訪談法的實施策略;問卷設計的基本程序;問卷指導語的類型;問卷問題選擇的判別標準;問卷問題答案設計應注意的問題;實驗法的操作程序;實驗控制的基本方法;實驗設計方法;
專題四、數據資料分析
1. 掌握
數據分布的集中趨勢及其主要主要特征數;數據分布的離散趨勢及其主要特征數;數據分布的偏斜度與峰度;假設與假設檢驗;
2. 理解
小概率原理;I型錯誤和II型錯誤;雙側檢驗與單側檢驗;參數假設檢驗與非參數假設檢驗的概念;方差分析的概念、常用術語及應用條件;相關分析的概念及內涵;回歸分析的概念及內涵;SPSS統計軟件及其主要功能;
3. 運用
假設檢驗的一般程序;主要統計分析方法的應用;
專題五、研究報告與論文撰寫
1. 掌握
研究論文的內涵及意義;研究論文的基本結構;緒論主要回答的問題與構成;文獻述評的內容與作用;研究方法部分的構成及主要內容;結果、討論與結論的主要內容;
2. 理解
研究論文的分類;研究論文的基本特點;撰寫緒論應注意的主要問題及常見問題;文獻述評的特點;文獻述評寫作應注意的問題;
3. 運用
緒論的主要內容;文獻述評的主要內容及主要寫作形式;研究方法部分的撰寫及注意事項;研究結果、討論與結論的撰寫及注意事項。
參考教材:
范柏乃 藍志勇.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第三版)[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