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性質
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提供投資學的基本理論與知識,使學生理解:投資的機會是什么,如何確定投資的最佳組合,以及在投資出現問題時怎樣來處理。
該課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微觀市場結構理論與實踐、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研究、投資工具與投資市場研究、資產組合理論、資本市場理論、證券投資分析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定價等。本課程在介紹基本投資原理的同時,著重于講解投資理論的最新發展和實際運用案例。
二、課程要求
本課程的先導課程是微觀經濟學、公司理財、金融市場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由于本門課程具有側重定量分析、綜合強、計算多、涉及知識面廣等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具體知識水平和能力,做到所教學的內容能與學生先前所學的有關知識結合,適當安排一些作業并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以加深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基本理論與業務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相關業務技能,同時適當安排一些實際案例,加強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三、考核方式
(一) 考核形式:筆試、閉卷
(二) 答題時間:100 分鐘
四、題型結構(滿分為 100 分)
(一)名詞解釋(占 20%,共 5 題,每題 4 分)
(二)簡答題(占 40%,共 5 題,每題 8 分)
(三)計算題(占 20%,共 1 題,每題 20 分)
(四)論述與分析題(占 20%,共 1 題,每題 20 分)
五、主要參考書目
(1) Zvi.Bodie:《投資學(第 9 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 Aswath Damodaranl:《投資估價(第 2 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3) 成其謙:《投資項目評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六、考核內容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投資與金融資產一、投資二、金融資產三、金融資產或金融工具(Instruments)的分類:第二節金融市場一、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的主體三、金融機構第三節投資的基本原則一、比較原則無套利原則
三、風險厭惡(Risk aversion)原則
第二章金融工具(1):原生金融工具
第一節貨幣市場工具
一、短期國債(Treasury Bills, T-Bills)二、回購協議(Repurchase Agreement)三、歐洲美元(Eurodollar)四、大額可轉讓存單(Certificate Of Deposits,CDs)五、商業票據(Commercial paper)六、銀行承兌匯票(Bank’s Acceptance Bill)
七、貨幣市場的利率
第二節固定收入證券(Fixed-Income Securities)
一、 中、長期國債
二、 公司債券(Corporate Bonds)三、抵押支持證券(Mortgage Banked Securities,MBs)四、優先股(Preferred stock,Preference bond)
五、其他固定收益證券六、總結:固定收益證券的特點第三節權益證券(股票)
一、普通股的特征二、中國目前的股票種類
三、中國股票的其他稱謂
第三章金融工具(2):衍生金融工具
第一節遠期合約
一、現貨-遠期平價定理
二、遠期利率協議(FRA)
第二節期貨合約(Future contract)一、基本概念二、期貨:降低信用風險的制度性特征三、期貨的定價
四、利用期貨套期保值
五、期貨合約的交割(Delivery)六、期貨的交易策略
七、期貨的市場功能第三節期權(Option)一、期權合約的概念二、期權合約的種類三、期權的風險與收益四、期權的投資策略五、期權與金融工程
六、期權的作用與本質
第四章金融工具(3):證券投資基金
第一節 概念第三節 基金的特點第三節投資基金的分類第五節 投資基金的治理結構第五節基金的交易
第六節基金凈值的估計
第五章現代投資理論(1):資產組合的風險與收益
第一節單個證券的收益與風險
第二節風險厭惡(Risk aversion)、風險與收益的權衡第三節資產組合的收益與風險
第六章投資理論(2):資產組合理論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資產組合理論
一、組合的可行集和有效集二、兩種完全負相關資產的可行集三、兩種完全負相關資產的可行集四、兩種不完全相關的風險資產的組合的可行集五、風險資產組合的有效集
六、最優風險資產組合
第三節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一、分離定理二、資本市場線的導出三、定價模型——證券市場線(SML)四、證券市場線與系統風險
五、證券風險概念的進一步拓展六、CAPM 的基本假定
七、CAPM 的擴展
第四節CAPM 的應用:項目選擇
第七章投資理論(3):市場的有效性與行為金融初步
第一節 隨機游走與有效市場第三節 隨機游走與市場理性第三節三種有效市場
一、弱式有效市場二、半強式有效假定三、強式有效假定四、Fama 的有效市場模型
五、EMH 的意義第四節有效市場悖論第五節EMH 的幾點推論第六節有效市場理論的違背現象第七節行為金融初步
一、基本概念二、投資者心理偏差與非理性三、行為金融的啟示
第八章投資理論(4):套利定價理論(APT)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因子模型(Factor model)一、單因子模型
二、多因子模型
第三節套利定價理論(APT)
一、APT 的基本假設
二、構建套利組合(Arbitrage portfolio)三、套利定價模型
四、APT 的另一種表達
第四節APT 對資產組合的指導意義第五節 CAPM 和 APT 的比較
第九章證券市場與交易機制
第一節交易市場與機構
一、 一級市場:證券的發行
二、 證券交易:二級市場第二節交易制度
一、做市商市場二、指令驅動市場三、指令驅動市場的交易過程
四、現貨交易與信用交易第三節市場監管與穩定措施
一、三公原則
二、穩定措施:價格限制
第十章投資分析(1):公司與股票價值分析
第一節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第二節股票價值分析
一、每股賬面價值(Book value per share)二、面值vs.發行價格
三、清算價值(Liquidation Value)
四、重置價值(Replacement value)
五、重置價值與 Tobin 的 Q 值理論
第三節股票的市值與經濟價值第四節股票價值分析模型
一、股息貼現模型二、市盈率模型
第十一章投資分析(2):債券的價值分析
第一節 債券定價
第二節到期收益率
一、判斷債券價格低估還是高估的方法二、債券價格與到期收益率
三、債券屬性與價值分析 第三節久期和凸性
一、久期(Duration) 二、凸性
三、債券組合的久期
第四節債券(優先股)評級
一、評級的依據
二、評級的步驟
第十二章證券分析(3):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第一節Overview of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一、未來的利率期限結構
二、遠期利率
第二節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一、市場期望理論二、流動性偏好理論三、市場分割理論
第十三章投資分析(4):期權理論及應用
第一節 維納過程第三節 ITO 定理
第三節B-S 微分方程
第五節 幾何布朗運動與對數正態分布第五節 B-S 買權定價公式第七節 看跌期權的定價第七節 有收益資產的歐式期權定價第八節B-S 公式的邊際分析
第十四章項目投資分析
第一節 項目投資分析方法第二節項目投資分析指標第三節項目投資財務分析的報表第四節項目投資的不確定性分析
第十五章資產組合管理與績效衡量
第一節資產配置的主要策略
一、 投資策略分析
二、 積極型與消極型投資策略第二節資產組合績效衡量
一、經典的業績評估方法:風險調整的收益
二、衡量方法的區別和聯系三、M2 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