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編碼:
二、課程英文名稱: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Law
三、課程性質:專業基礎課
四、適用專業:法學
五、考試時間:3小時
六、試卷分值:150分
七、考試題型及分值:
1、名詞解釋 30分;2、簡答題 60分;3、論述題 60分。
八、試題難易度分布:
1、比較容易試題占20%;2、中等難度試題占50%;3、較難試題占30%。
九、參考教材:
蔡守秋主編:《環境資源法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版
十、考試內容:
(一)環境法學總論
1、了解環境資源法中的環境與其它學科環境概念的區別、環境問題產生原因及分類、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2、掌握環境資源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環境資源法的體系、目的、作用和適用范圍,理解環境資源法的獨立性。
3、掌握環境資源法的基本原則,保護優先原則,預防為主原則、綜合治理原則、公眾參與原則和損害擔責原則的概念和意義,掌握環境權的概念特征與意義。
4、了解環境資源的監督管理體制。
5、掌握環境資源法的主要制度,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制度、環境行政許可制度、環境標準制度、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制度、排污收費制度、環境事故報告制度、源頭和特定區域保護制度的內容、作用,相互間的區別和聯系。
6、理解環境法律責任的概念特征,掌握環境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構成要件、免責事由和承擔環境民事責任的方式及環境民事訴訟的特殊性;理解環境資源行政執法的概念、原則、執法方式和效力和環境資源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掌握環境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理解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理解環境刑事責任的概念,掌握刑法中各相關罪名的概念及構成要件。
(二)環境污染防治法
1、了解環境污染的概念及防治,理解防治污染的基本制度。
2、了解我國各類環境要素現存的污染問題及相關防治法律規定
(三)自然資源法
1、了解自然資源的概念和特征、自然資源法的概念
2、了解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草原、海洋資源及漁業資源的相關法律規定
(四)生態保護建設法
1、了解生態保護建設法的概念特點和主要內容
2、了解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法、自然遺跡和人文遺跡保護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防洪法、抗震法及城鄉規劃建設法的相關規定。
(五)國際環境法
1、了解國際環境問題及國際環境保護的發展,理解國際環境法的概念、淵源和體系、與國內環境法的關系,掌握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2、掌握主要環保公約的內容和代表性的環保國際組織
3、理解國際環境責任和國際環境法的實施
4、理解綠色貿易壁壘問題、WTO環境保護規則的內容及WTO環境貿易爭端解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