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 民俗學理論與方法 考察考生對民俗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民俗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802 民族學理論與方法 考察考生對民族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民族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803 外國哲學 考試范圍:古希臘哲學到近代早期哲學 ,參考書目: 《哲學導論:綜合原典閱讀教程》(第9版),[美] 羅伯特·C·所羅門著,陳高華譯,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 《西方哲學簡史》,趙敦華著,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804 中共黨史 《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共黨史出版社;《中國共產黨簡史》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聯合出版;
805 專業綜合基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1、《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張耀燦、鄭永廷等著,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最新版);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中共中央宣傳部編 ,學習出版社2019年版。
806 普通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主要考查考生對心理學基本概念和理論、重要研究成果以及重要研究范式的了解,考試側重對知識點的掌握和利用相關理論分析心理現象的能力。主要內容包括:心理學發展史、主要研究方法、神經基礎以及認知心理學的各個主題(如注意、意識、學習、記憶、語言與決策等)、動機、人格、智力及測量、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考題類型包括多項選擇題和問答題,比例各占一半左右。
807 材料科學綜合 (一)晶體結構、晶體缺陷、固體能帶理論、半導體基礎、材料的電學性能、材料的磁學性能、材料的光學性能、材料的熱學性能。 (二)1.化學基礎知識(包括化學反應熱力學、動力學、電化學、表面與界面、相平衡與相圖)2.物質結構基礎(包括元素及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晶體學基本概念、晶體缺陷)3.材料制備基本方法和基本表征手段 (三)高分子基本概念、分類、鏈結構、合成方法,高分子聚集態結構,結構和性能表征方法,高分子材料結構和性能關系,高分子材料制備和性能。
808 化學(B) 分析數據處理,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分離與富集方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譜分析法,分子光譜分析法,色譜分析法,質譜分析法,電分析法;有機結構及酸堿理論,各類官能團化合物結構、命名、物性、化性及波譜性質。有機反應機理、活性與選擇性分析、立體化學,有機合成路線設計
809 材料化學 從分子水平到宏觀尺度認識材料結構與性能之間的相互關系;材料的制備、結構、性能和應用等方面的化學問題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相關化學問題;材料的化學合成與制備技術;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高性能復合材料的基本知識和應用;復合材料和納米材料的制備、結構、性能和應用。
810 環境化學 環境化學基本概念,環境污染物的類別,大氣環境化學,水環境化學,土壤環境化學,典型污染物在環境各圈層中的轉歸與效應,受污染環境的修復
811 地球科學概論與地質工程基礎"地球科學概論 張珂,鄭卓主編 出版發行: 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 2009.12 ;工程地質學 施斌 閻長虹 主編,科學出版社"
812 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土力學與基礎工程 以同濟大學高大釗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土力學及基礎工程》章節所包括的內容為主,但不包括地基上梁和板的分析、動力機器基礎或土動力學和地基基礎抗震設計等內容,也不包括獨立基礎結構設計、鋼筋混凝土梁、板基礎的簡化計算及支擋結構的計算等內容。"
813 地球物理學基礎 地球物理學基礎或構造地質學
814 地質學基礎 巖石學或地球化學或第四紀地質學或構造地質學
815 生態學(一) 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生態學等基本概念與理論;全球變化、保護生物學、入侵生態學、恢復生態學等熱點問題;生態學實驗。
816 細胞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碩士招生命題的基本原則是考察考生對細胞生物學基礎知識(包括理論知識及實驗方法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基礎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5~6種常規題型,注意靈活性。為考察考生對細胞生物學發展的關注度,試卷中有5~10%當今關注的細胞熱點試題。
817 生物技術 本科目的內容包括從核酸到蛋白操作的基因工程基本概念、技術原理及其應用,以及微生物、動物、植物和環境生物技術的原理及其在工業、農業、醫學、醫藥和環境整治中應用,生物技術最新進展等。
818 高等代數 《高等代數》(第4版),北京大學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④《線性代數》(第3 版) 同濟大學編,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0
819 自然地理學 掌握自然地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并能綜合分析當前地理學領域中的重要現實問題。
820 人文地理學理論與方法 掌握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能綜合分析當前人文地理學領域中的重要問題。
821 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 (1)遙感: 遙感物理基礎,遙感技術系統的基本原理,常用遙感數據的信息特征,遙感圖像處理原理與方法、遙感地學應用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定量遙感的基礎理論。 (2)地理信息系統: 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類型與內部數據結構、空間數據庫、常用空間分析方法、數字地形模型與地形分析、空間數據表現與地圖制圖、GIS的計算機基礎與編程。
822 城鄉規劃原理 掌握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中國現行的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能用專業知識綜合發現和分析城市規劃各層次各類型的相關問題。
823 地理與遙感工程綜合 地理與遙感工程包含三個子方向,考生選擇其中一個子方向所屬試題作答即可。子方向1: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工程,掌握水、土、氣、生四大要素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在自然資源保護、開發和管理方面的應用;子方向2:國土空間規劃與智慧城鄉建設工程,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綜合分析該領域重要問題,以及國土空間規劃與地理工程應用問題;子方向3:遙感與地理信息工程,掌握遙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在資源、環境、城市等領域的應用方法和工程設計技術。
824 環境學導論 生態學基礎、生態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城市生態系統、人口問題、糧食問題、能源與環境、水資源利用與保護、海洋污染、大氣污染(氣象學)、噪聲公害與微波污染、固體廢物與危險廢物的污染與管理、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環境污染物在環境各圈的遷移轉化過程;大氣環境化學;水環境化學;土壤環境化學
825 環境工程導論 環境工程理論基礎知識,包括污水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處理原理與方法、污水處理工藝與系統;大氣質量與大氣污染控制、顆粒污染物控制、氣態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修復;固體廢物管理系統;城市垃圾處理技術,固體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與最終處置;大氣環境化學;水環境化學;土壤環境化學;環境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