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010 人類學綜合課 考察考生對人類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人類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2305012 民俗學綜合課 考察考生對民俗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民俗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2305025 社會學綜合知識 考生須對社會學概論和社會學理論有較好的學習和理解,并能夠運用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以及主要理論主張分析解釋社會現實。
2305033 專業綜合 國內外主要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模式,社區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社會工作專項服務(醫務、兒童青少年、老年、婦女、殘障、精神康復社會工作等) ,社會工作倫理,中國特色社會工作實踐等。
2305035 考古學綜合課 考察學生掌握中國考古學、博物館學基本知識及分析、解決學術問題的能力。以考古學為主,博物館學為輔。考生須熟知:(1)考古學、博物館學的基本理論、方法;(2)中國考古學通論;(3)中國考古學重要發現與研究;(4)考古學分支學科、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
2305036 民族學綜合課 考察考生對民族學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學術問題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田野調查的能力,對民族學分支學科與相關學科基本知識的掌握。
2425003 復試專業課—綜合測試 無
2505005 中共黨史黨建基本問題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中共黨史黨建領域的重要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掌握中共黨史的基本脈絡和黨的建設的基本理論。
2505006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理論聯系實際,分析當代社會和人的發展的重要問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2605004 心理學綜合 無
2905002 材料科學基礎 原子結構與化學鍵、固體結構、晶體缺陷、固體中原子及分子的運動、材料的形變和再結晶、單組元和二元系相圖、純晶體和合金的凝固、材料的亞穩態、材料的功能特性。
3105005 無機化學 應用化學熱力學原理、化學平衡、溶液與電離平衡、化學動力學原理、原子結構與周期律、分子結構、配合物與配位平衡、氧化還原與電化學理論的結論研究無機物性質及其變化規律; “p、d、ds 區元素重要單質及化合物結構、性質、制備及應用。基礎化學實驗、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綜合化學實驗相關操作及實驗原理。以上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術的綜合應用。
3105006 分析化學原理與實驗技術 分析數據處理,酸堿滴定法,配位滴定法,重量法,沉淀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吸光光度法,分離與富集方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譜法(吸收和發射,熒光),分子光譜法(熒光,紅外),色譜分析法(氣相,液相),質譜法,電分析方法(電位分析,極譜,電解與庫倫分析)。
3105007 有機反應及結構分析 ⑴基礎有機合成反應的機理、應用的理解和綜合運用;⑵基本有機結構分析方法包括核磁共振氫譜和碳譜、紅外光譜、質譜、元素分析、紫外光譜以及色譜(薄層、柱色譜及高壓液相、氣相色譜)技術及其應用;⑶大學本科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所涉及的原理、操作技術和注意事項。
3105008 物理化學研究方法與新技術 化學熱力學(熱力學定律、多組分體系、化學平衡與相平衡、統計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反應級數、反應速率、活化能),電化學(電解質、電池電動勢、電解與極化),膠體與界面(含催化),量子化學基礎,原子、分子、晶體、超分子結構,物質結構研究新手段。
3105009 高分子科學基礎 考試內容涵蓋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知識。包括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分子鏈結構和聚集態結構、聚合物的溶解、聚合物分子量的測定、逐步聚合反應、自由基聚合反應、離子聚合反應、配位和開環聚合反應、鏈式共聚合反應、高分子化學反應、聚合物的分子運動等。
3105010 生物化學 考試內容主要涵蓋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核酸的結構與功能;酶的結構與功能;維生素的種類、結構與功能;糖代謝的基礎知識;脂類代謝;生物氧化;蛋白質分解和氨基酸代謝;核苷酸的代謝;物質代謝的調節;DNA 的復制、修復與重組DNA;基因的轉錄、轉錄后加工及逆轉錄;蛋白質 的生物合成——翻譯;基因表達的調控;信號轉導;鈣、磷及微量元素代謝;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3105011 環境化學 環境與環境問題,環境污染物,環境效應及其影響因素,大氣環境化學,水環境化學,土壤環境化學,污染生態化學,生物體內污染物質的運動過程及毒性,環境樣品采集、貯存和預處理技術,等。
3105012 材料科學與技術 材料結構基礎(原子結構和原子間的化學鍵),相和相圖,擴散的定義和機理,復合材料組成與結構,復合材料的性能,材料的組成、結構及應用(包括聚合物復合材料,環境材料,功能材料與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納米材料及其效應,納米復合材料概論,材料的制備與成型(包括金屬、無機非金屬和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