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樣題】
招生專業:翻譯碩士 科目名稱: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考試時間3小時,滿分150分,全部寫在答題紙上,答在試題頁上無效)
一、百科知識:解釋出現在下列短文中劃線的名詞(共10個名詞,每個名詞5分,共50分)
1.《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①吉、②兇、③賓、④軍、⑤嘉五禮。
2.《黃帝內經》全面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中醫學五大核心理論均肇始于此書。
①陰陽五行說、②臟象學說、③經絡學說、④形神學說、⑤天人學說。
3.福建愛國僑領黃乃裳曾參與公車上書,并創辦了福建近代第一張報紙《福報》。
①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②康有為與梁啟超集結603名舉人,③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④上書被清政府拒絕,但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康有為等人以“變法圖強”為號召,在北京、上海等地發行報紙,宣傳維新思想。嚴復、譚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傳維新思想。光緒帝隨后啟用康有為等人,開始了戊戌變法。⑤公車上書被認為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也被認為是中國群眾的政治運動的開端。
4. 美國外交官斯蒂文《旅行紀實--中美加帕斯和尤卡坦》一書激起人們研究瑪雅文化的興趣。
①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是墨西哥“古典期”的文化。②4-9世紀為全盛時期。③卓越代表成就為象形文字、天文和歷法。④著名建筑有金字塔等,著名遺址有奇琴伊察的“戰士神廟”、帕倫克的王宮和神廟等。⑤15世紀之后,瑪雅文化衰落。
5. 英國詩人拜倫認為:“《唐.吉訶德》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感到難過。”
①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長篇反騎士小說。②主角阿隆索.吉
哈諾(唐.吉訶德原名)卻因為沉迷于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拉著鄰居桑丘做自己的仆人,“行俠仗義”、游走天下,做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最終從夢幻中蘇醒過來,回到家鄉后死去。③作者采用諷刺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反映了西班牙當時的人文主義思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④《唐·吉訶德》是國際聲望最高、影響最大的西班牙文學著作,⑤標志著歐洲長篇小說創作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6. 希臘宗教的信仰與希臘神話關系密切,宗教和神話常常混為一團,莫能分辨。
①指古代希臘關于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②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開辟、人類的起源、神的產生和譜系以及內部斗爭、神的日常活動等內容。③希臘人以奧林匹斯山上的主神宙斯及其周圍的男女諸神為主要譜系,認為神具有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但卻具有主宰人類命運的力量。④英雄傳說是古希臘人對于遠古歷史的回憶。⑤英雄是神和人所生的半神,他們體現了古代勞動者的集體力量、智慧和高貴品德。
7.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學的經典,有被稱為經書的六經,其中《樂》經不傳,是為五經。
①《詩》②《書》③《禮》④《易》⑤《春秋》
8.在18世紀西方啟蒙運動中,接受中國文化并受到中國文化影響較為突出的啟蒙思想家主要有:萊布尼茨、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等。
①萊布尼茨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和哲學家,②德國啟蒙運動的先驅,③他是歐洲第一位醉心于中國文化的偉大思想家,④也是第一位規劃中西文化交流的宏偉藍圖的歐洲人,⑤1697年,他根據在華傳教士發回歐洲的報告,編輯出版了一部介紹中國情況的拉丁文著作《中國近事》。
9. 東漢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京賦》等“京都大賦”也是漢代大賦的代表作。
①賦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學樣式,它兼有散文和韻文的性質,②其主要特點是鋪陳描寫,不歌而誦。③賦產生于戰國后期,接受了縱橫家游說之辭及楚辭的巨大影響,到漢代達到鼎盛階段。④漢代以后,賦仍然有所發展,出現了六朝的駢賦、唐代的律賦以及宋以后的文賦,但總體成就最高的仍推漢賦。⑤漢賦按題材可分為抒情述志的短賦和以鋪陳排比為主要手法的“體物”大賦。
10.唐宋以后,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教育機構--書院。
①書院原為藏書、校書之地,②或私人治學、隱居之地。③宋代書院將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結合起來,成為著名學者授徒講學、培養人才的地方。④當時著名的書院有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⑤ 石鼓書院、嵩陽書院等。
二、應用文寫作(40分)
商品說明書是企業對它所生產的產品的性能、成分、功能、構成、作用、使用、保養等方面進行說明和介紹的經濟應用文。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導消費者如何正確使用和保養產品,以期能獲得更好的使用效益,一般也稱為“使用說明”。商品說明書寫作上的要求主要是:(1)科學性;(2)準確性;
(3)通俗性。結構上包括標題和正文。要求:題目自擬,400字左右,言簡意賅,格式規范,凸顯專業性、技術性和實用性。
三、作文(60分)
閱讀材料:鑒真是唐代高僧,十四歲時于大云寺為沙彌,就高僧智滿禪師學佛,后又赴長安從弘景法師受具足戒,先后達三年,學識淵博。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來華留學,敦請鑒真赴日傳佛,鑒真欣然應允,此后十二年中先后五次率眾東渡,均由于海上風浪、觸礁、沉船以及某些地方官員阻撓等原因而失敗。第五次東渡期間,日本弟子榮睿病故,鑒真哀慟悲切,加上炎熱,突發眼疾,導致雙目失明。天寶十二年鑒真第六次東渡,終于到達了日本。鑒真雖雙目失明,但他不僅努力弘揚佛法,還講授醫藥知識,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東大寺正倉院仍保存有其遺跡。
請根據閱讀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文體不限,字數不少于800字。要求論述切題,論證
充分,結構合理,用詞得體,文筆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