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要求,全面推進我校課程思政改革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總體目標
強化立德樹人目標,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著力推動全面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打造一支為人師表,專業能力強,政治覺悟高的師資隊伍。打造一批精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輻射帶動所有研究生課程思政工作。培養一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基本任務
(一)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生課程分為公共必修課程和專業必修/選修課程兩大類,要求所有課程都具有思政教育的職責和功能,強調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和培養能力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課程實際,根據文史哲、法經管、理工農、藝醫等不同類別,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課程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課程中蘊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于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節,不斷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加強導、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四個自信”,提高育人意識,切實做到愛學生、有學問、會傳授、做榜樣。轉變導、教師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輕價值引領的觀念,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廣大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為目標。充分運用學科組討論、老教師傳幫帶、教材教案編寫,本學科先鋒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養。研究生培養單位要充分運用入職培訓、專題培訓、專業研討、集體備課等手段,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讓廣大教師能利用課堂主講、現場回答、網上互動、課堂反饋、實踐教學等方式,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引領融入到每門課程教學過程之中。
(三)健全課程思政評價體制與機制。人才培養效果是課程思政建設評價的首要標準。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核評價體系和監督檢查機制,在各類考核評估評價工作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中落細落實。嚴格執行校領導干部聽課查課制度,在聽課記錄中體現課程思政內容,研究生教學督導組在查課中把教師是否開展課程思政教學作為檢查內容。嚴格執行學生教學評價制度,在學評教問卷中,設計增加立德樹人等思政問題。
四、具體措施
(一)建設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一流學科作為試點,每個學科開展1-2門課程試點,推出一批在全校具有引領作用、育人效果顯著的精品專業課程,打造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堂。
(二)實施思政課程專項建設。在思政示范課程建設基礎上,實施思政課程建設專項,建設200門優秀思政課程。
(三)課程教學大綱建設。完善現有課程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中增加“課程思政”目標,根據“課程思政”目標設計相應教學環節,在教學團隊、課程內容、教學組織、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環節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任務中,體現在學習評價方案中。形成一體化反映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學方法等思政內容的教案和教學文檔。
(四)開展研究生導、教師培訓活動。研究生培養單位應當采用多種方式和形式,對研究生任課教師和導師進行培訓。
400-188-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