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完善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機制,健全學院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體系,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在學位授予工作中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的意見》和《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的精神和要求,在學校相關文件指導下,第一臨床學院于2021年3月10日起正式啟動研究生學位論文預答辯系列工作。
本次預答辯涉及35個學科共368名擬申請學位的研究生,不僅包括全日制博士、在職博士、同等學力博士,同時還把各類型碩士也一并納入預答辯管理。
為穩步推進預答辯工作科學有序進行,第一臨床學院提前制定詳細的工作要求及流程,成立預答辯小組,制作“第一臨床學院預答辯評分表”,細化評審要求,并在通知文件中明確提出:“預答辯專家應對學位論文進行嚴格評審,對評分結果及提出的問題和整改要求負有責任。若通過預答辯的學位論文在后續盲審、答辯、學評會、抽檢等過程中被發現存在問題,相關預答辯專家將作臺賬記錄,列入特殊名單處理。各專業領域專家應積極參與預答辯工作,參與情況及評審情況將與新導師聘任、在院導師的上崗招生直接掛鉤。”
在統一的組織安排下,各學科組織研究生導師、相關領域的專家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余,認真嚴格組織完成預答辯工作,并形成詳細記錄。擬申請學位的研究生均將學位論文全文交由導師、預答辯小組專家審閱,并作PPT匯報,導師、預答辯專家提出存在的問題和修改的意見,并給出具體的評分。由于專業的特殊性,第一臨床學院各學科專家既要兼顧醫療工作,還要兼顧教學、科研工作,部分學科(如王高華院長所在的學科)利用晚上的時間完成預答辯,全程一絲不茍嚴格要求,直到夜晚12點才結束該項工作。
集中開展預答辯工作旨在以統一的標準對各學科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進行綜合評估。通過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進一步明確導師職責,規范的預答辯流程有益于對研究生論文寫作、學術誠信、數據真實性及答辯能力等進行考查和檢驗。答辯小組成員和有關專家的科學指導既有助于研究生提高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又利于學位論文的進一步修改完善,最大程度保障送審學位論文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