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4日,首屆全國出版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在我校舉行,聚焦出版學科建設和出版業高端創新人才培養,圍繞“守正、創新、融合、發展”主題,90多位專家學者和論文作者就出版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期刊高質量發展等學界業界關心的前沿話題展開交流探討。
副校長吳平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她指出,本次論壇是對我國出版學博士生教育成果的一次檢驗,對于促進出版學科發展以及出版學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她希望出版學科的青年學者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借助論壇等多種平臺,廣交學友,切磋探討,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創新成果。
研究生院院長陳傳夫致辭。信息管理學院出版科學系主任許潔宣讀了《推動出版學科高質量發展的武漢倡議》。據悉,該倡議由全國出版學專業帶頭人和核心刊物編輯討論通過,倡議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產學研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凝聚共識,推動中國特色出版學科發展。
在主旨演講環節,浙江大學黃旦教授指出,數字時代帶來了傳播范式、社會形態、知識生產方式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以理解媒介為前提,以數字思維為切入點,以學科交叉為突破口,重新審視學科建制。武漢大學方卿教授認為,要高度重視新時代出版業發展對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作用。出版是學術話語建構的重要力量,既要重視出版業尤其是學術出版業的發展,還要重視出版學科專業與教師隊伍的建設。中國人民大學周蔚華教授從本次論壇主題談起,指出出版學必須進行學科革命,建立新的科研范式。中國傳媒大學李頻教授圍繞“編輯、出版、信息、知識”四個關鍵詞及其關系,提出新的編輯出版學理論框架。南京大學張志強教授認為,一個好的出版研究,要在選題、材料和論證上下功夫,特別是要回歸到研究的初心。
主旨報告后,與會人員分別就“出版學學科體系建設與產業發展”“學術交流與傳播研究”“出版融合與知識服務研究”“出版史與書籍史研究”“社會化閱讀研究”等五個主題,展開分論壇研討。
據悉,我校是全國最早開辦編輯出版學專業的高校之一,自從2002年教育部批準我校在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目錄下自主備案設立出版發行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開始,我國出版學博士生培養已經走過近二十個年頭。作為出版學界的“黃埔軍校”,我校出版學科建設始終處于全國前列,為我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本次論壇由我校發起,聯合國內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承辦,吸引了來自全國52所高校的124篇投稿。經論文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從中遴選出參會論文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