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山東財經大學“三千計劃”研究生重大項目驗收暨座談會在燕山校區舉行。項目指導教師、研究生院院長畢秀玲、副院長楊明海、鄉村振興學院副院長張凌云,團委“三千計劃”專項負責人楊靜及研究生院相關人員出席會議。項目成員近30名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參加會議。
6個子團隊研究生代表圍繞調研主題、開展過程、團隊協作及研究成效進行全面匯報、分享感悟、暢談收獲。
楊明海在致辭中對校團委和鄉村振興學院院長董方軍對項目支持表示感謝,從項目籌備、實地調研、成果呈現等方面對項目進行詳細介紹,站在新時代學生發展的角度,對研究生積極參與“三千計劃”社會實踐活動寄予厚望。
楊靜對項目給予高度肯定,鼓勵研究生將調研成果轉化成高質量論文、創新創業大賽及志愿服務項目。張凌云對調研項目進行了綜合點評,要求研究生結合專家指導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調研報告。
畢秀玲在總結講話中鼓勵研究生把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充分結合,要用專業的視域洞察事物的發展與變化,要繼續打磨調研作品,在此基礎上擴大研究成果,將鄉村振興與研究生自身專業領域交叉融合。同時,她對研究生“三千計劃”項目的未來發展表示期待,希望通過團隊之間、同學之間擴大交流溝通,擴大宣傳,讓更多的研究生參與進來。
本次“三千計劃”研究生重大項目總題目為《沂河源田園綜合體鄉村文化振興成效研究》,下設6個子團隊,分別從藝術融合、智慧農業、藝術金融及人才集聚等方面對沂河源田園綜合體鄉村文化振興成效進行調研。共有2名博士研究生、28名碩士研究生參加調研,3天時間走訪3個村子、入戶訪談5次,歷經一個多月的資料整理、撰寫、指導教師修改,最終形成近10萬字調研報告,制作實踐風采短視頻6支,圖片作品近百張。師生通過項目實地調研,創新了實踐思政新途徑,領略了鄉村建設新風貌,落實了“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新要求,從思想認識層面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成就。作為首次由研究生院獨立申報、參與主體全部為研究生的重大項目,該項目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期望未來有更多研究生參加進來,打造更多具有研究生學術實踐特色的“三千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