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的
以我國憲法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憲法學》,主要側重于考查學生對憲法學的基本理論,包括憲法的概念、分類、淵源、制定、監督實施、歷史發展規律等,我國憲法所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經濟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選舉制度等,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國家機關等的掌握、理解與運用情況。
二、考查要求
專題一、憲法的基本理論
1.掌握
憲法的概念、形式和實質特征、淵源、基本原則、作用、創制、修改、解釋以及憲法慣例、違憲審查制度
2.理解
憲法的分類、憲法關系、憲法規范、憲法效力、憲法監督
3.運用
運用憲法的基本理論解釋我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和高級法
專題二、憲法的歷史
1.掌握
中國1949年以前立憲思想的萌芽、發展、立憲運動、1949年以后從《共同綱領》到1954、1975、1978、1982年憲法的制定、修改
2.理解
英國、美國、法國憲法的發展、特點、淵源等、社會主義憲法的產生
3.運用
闡明鴉片戰爭之后中國立憲運動失敗的原因
專題三、國家性質、國家形式
1.掌握
國家性質的內涵及其與憲法的關系、我國的國家性質、階級結構、政權組織形式的概念、影響因素、分類及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政黨制度及其特點、國家結構形式的類型、我國國家機構形式的成因、中央與地方關系、特別行政區制度
2.理解
愛國統一戰線、人民政協、經濟制度與憲法的關系、我國憲法所確立的經濟制度、五個文明的定義、內容、相互關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國家標志
3.運用
說明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黨的全面領導的關系
專題四、選舉制度
1.掌握
選舉制度與民主立憲、政黨制度的關系、選舉、選舉法、選舉制度的概念、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保障和救濟制度
2.理解
我國選舉法的演變與發展、各級人大代表選舉的組織和程序
3.運用
我國選舉制度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
專題五、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掌握
公民基本權利的一般原理,包括公民的概念、內涵、與國民、國籍、人民的關系、人權的來源、概念、內涵及與民主的關系、基本權利的界定、主體、類型、保護與限制、基本權利與國家權力、人權的關系、我國公民各項基本權利的含義、特征、范圍等
2.理解
人權的發展及我國憲法基本權利的變遷、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3.運用
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與限制
專題六、國家機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1.掌握
國家機構的概念、我國國家機關的組成、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中央與地方各國家機關的性質、地位、組成、任期、職權、關系等、人大代表的地位、職權、保障、義務等、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各政權機關的性質、地位、任職資格、職權等、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與民族自治機關自治權的比較
2.理解
我國中央國家機關體制的歷史發展、國家元首的制度發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概念、特征、淵源及村民、居民自治機關、自治權利
3.運用
論述監察委員會設立的目的、意義及與公檢法的關系